Menu
Menu
首頁
興櫃上市櫃進度表
EPS 排行榜
新聞與公告
除權息一覽表
我的投資組合
未上市產業一欄表
熱門股話題
其他連結
電腦版瀏覽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個股新聞
AI多元化效益 亞洲科技股三優勢顯現...
市場對人工智慧公司的近期業績反應不一,外銀多維持看多美國科技業,超大規模營運商的資本支出熱潮持續推動AI至2026年及更長遠的未來,評價面緩衝、不同的獲利槓桿和區域性超額報酬機會,令亞洲AI相關投資亦成為具高度信心的多元化選擇。
渣打銀行高級投資策略師葉福恒表示,在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已公布業績的公司中,盈餘高出預期10.4%。其中,科技行業的盈餘高出預期8.5%,超越市場的高度預期。科技業第三季的盈餘成長最為強勁,年增率上升28.5%。股價走勢表明市場正在獎勵成長加速的公司,如受到AI需求推動的雲端服務公司,而市場並不看好資本支出加速成長但訂單和業務渠道不清晰的公司。
美國科技行業的基本因素依然樂觀,聯準會降息也有助於緩解評價面憂慮。隨著人工智慧投資擴大和需求增加,科技行業今明兩年的盈餘成長預期持續穩步上調,2025年和2026年分別為23.5%和22.8%,這將在未來6個月~12個月支持行業的領先表現。
星展銀行CIO指出,AI趨勢本質上是全球性的,其中,美國的創新帶動了超大規模營運商的資本支出—亞馬遜、微軟、谷歌和Meta計劃在2025年投入約3,50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這將顯著支持台灣和南韓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同時也將利益延伸至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大型科技企業。
全球AI供應鏈和資本流動將市場緊密聯繫,然而,多元化效益仍然存在,而評價面是關鍵的緩衝。亞洲(不含日本)科技股的前瞻本益比約16倍,而美國科技股則是超過25倍,超過35%的折價,顯示下檔存在緩衝。
美國與亞洲的企業獲利因素仍然不同,美國企業的成長是資本支出密集型且獲利豐厚,而亞洲則是較偏向於數量帶動和出口導向,在同一趨勢中形成了非平行的路徑。超大規模營運商不斷成長的支出放大了亞洲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而貨幣變動和政策槓桿則是增加超額報酬的機會。
2025-11-13
By: 摘錄工商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