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3876
台北股市

0981-868755

02-22508952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核能是乾淨能源 摘錄工商A4版 2024-05-16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赴立法院經委會拜會,首度與相關委員就能 源政策進行溝通。郭智輝坦言,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上任後會盡速盤 點政策、解決問題,他也會強烈要求台電,要把「供電的妥善率」做 好。

  本次會晤幾乎都聚焦在能源相關議題上。對於近期討論度相當熱的 核能部分,藍委呂玉玲詢問「核能是否屬於綠電?」郭智輝回答說: 「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但進一步詢及「乾淨的能源是否就是綠電」 時,他僅再次強調:「核能是乾淨的能源」。

  國民黨召委楊瓊瓔持續就此議題發揮,她表示郭智輝曾說發展核電 要全民認同,許多國家都在重新思考發展核能發電,甚至以此推動淨 零碳排,政策上是否有考慮使用核能?郭智輝則婉轉回應說,他從總 統那裡接到的訊息是要服務國民、國民意見是施政最重要的支持,會 以符合民主做法,尊重多數人同意。

  對於2025非核家園政策的再生能源配比目標跳票,賴政府是否還堅 持非核家園的問題,郭智輝則說,這涉及跨部會的討論,不是經濟部 單方面能決定,但總統也有指示,「跨部會的議題會優先處理。」他 認為,能源政策如有不妥當的地方,就要調整,會跟賴總統報告做一 個整體的討論,上任將盡速盤點能源政策、處理問題。

  也有多位立委關心台電的財務和供電的穩定,郭智輝說,經濟部一 定會討論,準行政院長卓榮泰「行動內閣」,會在法律框架內找尋新 辦法,解決問題。

  經濟部對此則再度強調,依照法律,非核家園目標沒有改變,環境 基本法明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發展綠能方 向亦不會改變。

  經濟部指出,綠電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最大關鍵,RE100倡議供應鏈 未來要達到100%綠電使用,企業面對2030年的目標,對綠電要求相 當龐大,經濟部對綠電的發展目標維持不變。
2 台電不分割了 經部下半年提電業法修正 摘錄工商A4版 2024-05-16
A《電業法》規定,台電須在2025年轉型成為控股母公司,並於202 6年向下分割成立發電、輸配電、售電三間子公司,以實現多元能源 發展、達電業自由化目標。但經濟部認為現況已無分割理由,且為實 現2050淨零轉型,亟需大型綜合電業公司為政策支撐,因此報政院獲 准同意維持現狀不再分割。

  政院對此也要求經濟部,須在下半年提出電業法修正案,維持一個 台電營運方式。

  經濟部提出的三大理由是:一、現行狀況已符合電業自由競爭環境 ,二、面對國際能源價格高漲,台電公司分割成三間小公司後,財務 負擔耐受力恐怕會比現況更為艱困,且國際趨勢上,各國政府已陸續 買回民營化電力公司,三、為達到2050淨零轉型目標,許多政策推動 並非純粹從財務考量出發,需要大型綜合電業公司在背後作為支持。

  經濟部說明,依《電業法》第6條第五項規定,台電公司須轉型為 控股公司,並成立發電、輸配電、售電的三間子公司,依法可報政院 延長二次,如今已達到最終期限,須在2025年前成立公司、2026年1 月1日前完成分割,也就是說,最遲2024年8月前就要編列三間子公司 的預算送審。

  經濟部表示,15日已獲政院同意,讓台電公司維持單一大型綜合電 業公司營運,將在今年下半年提出《電業法》修正案,取消台電分割 條文,並提送立院「一個台電」的預算。

  經濟部說明,當初《電業法》希望促進多元能源發展,營造自由的 電業環境,但依目前實際情形觀察,分割理由已不存在,不需將台電 公司拆成三間小公司也能做到電業自由、多元發展目標,當前市場公 平競爭的環境已經成形。

  此外,面對2050淨零轉型目標,需要台電作為大型綜合電業公司在 背後支撐,較能配合政府推行政策;經濟部強調,執行新能源的投資 並不容易,許多政策推動並非單以財務考量出發,民營公司難免以經 濟考量出發,與政策推動不見得完全吻合。

3 亞力訂單看到2028 營運動能強 摘錄工商B4版 2024-05-15
 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大單,亞力(1514)14日董事會承認第一季 財報,單季EPS達0.89元,飆同期新高。亞力目前在手訂單維持至少 百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年,今年營收成長續創高,審慎樂觀。

  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華城(1519)等機電四雄 ,內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挹注,外銷也傳捷報,目前在手訂 單從100億至400多億元不等,訂單能見度已達2026至2030年,營運動 能無虞。第一季財報皆報喜,士電第一季EPS達2.27元、中興電1.93 元、華城2.29元、亞力0.89元,均創同期新高。

  亞力第一季合併營收20.89億元、本業獲利2.08億元,加上匯兌等 其他利益0.41億餘元的挹注,推升稅後純益達2.26億元,EPS 0.89元 。

  亞力表示,亞力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超過50億元、晶圓雙雄 海外建廠對變壓器等重電設備需求訂單30億元,加上太陽能統包工程 、桃園機場機電工程、花東雙軌電氣化工程,及半導體高科技廠商建 廠及新建AI所需的IDC機房等訂單,第一季陸續出貨後,目前整體在 手訂單仍有百億元。

  亞力楊梅變壓器二廠去年11月完工,今年加入投產,楊梅一廠生產 2500KVA~10000KVA大型變壓器;楊梅二廠生產2500KVA以下變壓器, 主要爭取台電採購180億元改良式及亭置式變壓器商機,亞力預估, 每年可取得改良及亭置式變壓器約10億~15億元訂單。
4 上市線纜業 首季獲利報喜 摘錄工商B4版 2024-05-14
  線纜業拜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的加持,加上國際銅價走高,華榮 (1608)、華新(1605)、大亞(1609)、宏泰(1612)、大山(1 615)、億泰(1616)等線纜業第一季財報全面獲利。大山單季EPS達 0.99元,暫居族群每股獲利王;億泰首季EPS為0.14元,創近九年同 期高。

  榮星(1617)生產漆包線為主,無緣參與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第一 季本業虧損198.6萬元,靠著業外投資收益的挹注,稅後純益轉正達 0.23億元,EPS為0.15元,略遜於去年同期的0.18元。華新因不銹鋼 、資源兩事業因國際鎳價下滑拖累獲利表現,第一季EPS 0.22元。

  大亞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而受惠,在手訂單至少50億元,首季 本業獲利從去年同期的2.73億元增至4.65億元,但今年少了出售保瑞 、穎崴股票獲利挹注,首季業外收益年減約18億元,導致單季EPS從 去年同期的2.65元降為0.34元。

  華榮拿下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161KV、345KV超高壓線纜標案,在手 訂單至少50億元,今年產能滿載,第一季本業獲利1.09億元,並認列 業外投資收益逾2億元,單季稅後純益達2.92億元,EPS為0.69元。

  宏泰今年停產銅箔基板後,營收及獲利不減反增,第一季本業獲利 1.79億元,稅後純益1.85元,EPS從去年同期的0.30元增至0.58元。

  億泰也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在手訂單超過20億元,13日董 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0.27億元,EPS為0.14元,優於去年 同期的0.09元,創近九年同期獲利新高。
5 工研院攜產學研 打造虛擬電廠生態鏈 摘錄工商A 12 2024-05-14
 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登場,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分享 國內外虛擬電廠作法與未來推動建議,盼借鏡他山之石,打造虛擬電 廠完整的生態鏈,幫助供電穩定並提升電網韌性。

  台電啟用電力交易平台至今,民間業者參與已超過80家、參與容量 近1,350MW,未來持續促進研究發展落地,協助全國電力系統穩定。

  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公司共同舉辦「虛擬電廠 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邀請台日產學研專家交流與對談。

  劉文雄表示,面對電力需求增長及減碳趨勢,除開發新能源外,美 國等先進國家早已透過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導入電力需求面資源。

  同時運用整合資源規畫(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IRP) ,找出最佳電力資源配置與優先使用次序。在電力資源使用上,虛擬 電廠技術至關重要,能將再生能源、需量反應、儲能等多個分散能源 整合成為可調控電力,於有電力需求時給予最佳的備援。

  虛擬電廠在德國、日本都已行之有年,德國政府透過法規政策與資 金挹注,推動虛擬電廠示範區,逐步建立出可行的商業模式,如德國 Next Kraftwerke就整合超過1萬個分散能源,截至2022年4月為止, 公司累計發電容量超過10GW,近約九座大型電廠發電量。

  日本擁有相當數量的住宅儲能系統,提供發展虛擬電廠重要基底, 日本於2016年至2020年推動虛擬電廠示範計畫,成功吸引德國NextK raftwerke等國內外廠商投入,東京電力公司、關西電力公司也致力 於整合更多住宅能源,並提升虛擬電廠調度精準度,創造更多電力資 源。

  台灣也在推行虛擬電廠,如Enel X義電智慧能源就與gogoro合作, 將全台1,000多個電池交換站聚合成虛擬電廠。

  工研院也開發出「聚合多元資源的虛擬電廠技術」,目前已整合連 鎖商場、學校中的空調、太陽能等資源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

  台電表示,隨著再生能源、儲能、需量反應措施及自用發電設備等 分散式電力資源持續發展,虛擬電廠已成為國際電業可整合運用的關 鍵商業模式。台電自2021年啟用電力交易平台實踐虛擬電廠,上線至 今年4月,民間業者參與已超過80家、參與容量近1,350MW,將持續借 鏡各國經驗,促進相關研究發展落地,協助全國電力系統穩定。
6 加雲聯網 獲西門子技術創新冠軍獎 摘錄經濟A 16 2024-05-13
加雲聯網(ICP)專長電網技術服務,從系統設計、通訊布局、盤體製造到施工維運全包,除服務台電,目前也參與多項離岸風電、太陽能與儲能工程。總經理廖佑晟表示,許多新業務今年將陸續展開,為企業的永續轉型提供解決方案,是重要經營方向。

加雲從變電站自動化出發,深耕新能源市場,全面投入再生能源、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及綠能交易等創新領域,並與西門子、西班牙iGrid、研華及Moxa等國內外大廠長期合作,透過技術團隊設計整合,提供客製化的智慧電力監控方案。

德國漢諾威展4月舉行,加雲獲邀參加西門子在德國柏林舉辦的「Global grid+ Summit」,廖佑晟帶領重要幹部與會,商討未來具體的合作計畫。期間,西門子頒發加雲全球第一座「技術創新冠軍獎」,對於這座台灣唯一、更是全球唯一的殊榮,廖佑晟表示極為榮幸,並感謝加雲全體夥伴的努力,以及合作夥伴的支持。

加雲聯網是新能源時代的整合專家,業務領域包含儲能、充電樁及太陽能、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同時深諳電力自動化、變電站自動化,更運用AI與最佳化技術,投入微電網、虛擬電廠、電力交易等能源物聯網技術開發,廖佑晟期勉「每年都要進步一小步」。

加雲此次獲邀參加西門子在德國柏林舉辦的「Global grid+ Summit」,分享實務經驗並參與討論,廖佑晟認為,對個人及加雲而言,都是重大的突破,非常珍惜並感謝這個難得的機會,並承諾繼續努力,站穩台灣、放眼國際,攜手合作夥伴再創高峰。
7 夏月電價將啟動 民生電費增 摘錄經濟A2版 2024-05-13


夏月電價將啟動,2.5萬戶高壓、特高壓用電大戶率先自5月16日起至10月15日適用,緊接著1,400萬民生用戶則於6月1日至9月30日適用。以家庭用戶來說,由於夏季用電量增加、電價也較高,平均每戶夏月電費帳單會超過1,000元,較非夏月電費增加五成八。

至於用電大戶,以高科技業較常適用尖峰、半尖峰、離峰三段式電價來看,「每度」夏月電價較非夏月電價高不到一成,台電盼藉此價差引導用電大戶調整生產時段。

經濟部2022年9月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擴大約2.5萬戶高壓用戶,例如科學園區、百貨旅館業等用戶夏月電價期間,由原6月至9月擴大為5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5/16~10/15),適用期間多拉長一個月,自2023年起上路,今年為第二年實施。一般民生用戶約1,400萬戶則不受影響,循例於6月1日實施。

用電大戶提早進入夏月電價,部分時段電價會較非夏月調高,例如,對高科技產業而言,特高壓用戶16時至22時夜尖峰時段,全年一律適用每度7.49元電價;而半尖峰時段,其夏月電價提高為每度4.64元(非夏月每度4.34元);離峰時段夏月電價每度調升至2.08元(非夏月每度1.89元)。

台電表示,因高壓、特高壓等用電大戶的電價本來就比較高,因此夏月電價對產業電費增加,差異不致太明顯。此外,台電設計二段式、三段式電價,尖峰時間固定、尖峰時間可變等各式方案,供產業界選擇,希望引導用電大戶調整在離峰時段生產。

至於像台積電必須連續生產,營收獲利俱佳,或者夏季要趕單生產業者,夏月電價占其成本及營收都相對低。

對於一般民生用戶,根據試算,非夏月每月用電度數平均為339度,依非夏月電價計算,每月電費約682.47元。進入夏月電價季節後,夏月每月用電平均為428度,依夏月電價,每月電費約1,078.7元。換言之,平均一個月電價將因此多出396.2元,增幅約五成八。

台電指出,一般家庭用戶進入夏月,用電量增加,才是電費增加主因。以前述例子而言,用戶在夏月用電量由339度增為428度,增幅近三成。整體來說,家庭用戶在夏月增加電費中,用電量增加占七成,三成才是夏月電價增加。
8 淨零轉型對消費者的影響 摘錄經濟B3版 2024-05-13
在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宣示下,行政院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和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中,皆特別納入「公正轉型」。從近來燃料價格上漲、台電調漲電價、營造成本提高等面向來看,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對於消費者產生的衝擊,應該受到重視。

政府全力展開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不僅期望達到有效減排與增匯,更因政策推動,勢必會對既有經濟結構與社會分配帶來衝擊,造成社會上某群體、某地區、某產業等相對不公平結果,為確保社會穩定轉型,透過公正轉型措施,打造具公正性與包容性的轉型機制就相當重要。

透過政策再介入的手段,希望在整體轉型大工程中,面對尚未確定的情勢能未雨綢繆,方方面面兼顧社會相對脆弱的族群。

對消費者而言,淨零轉型對民眾食衣住行育樂等諸多面向使用行為可能改變,更造成生活支出變化,可分為直接相關的包括能源、居住、食品以及運具電動化等四大類說明。

根據最新(2022年)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這些活動占國人家庭消費支出中比率,以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占24.6%最高(房地租及水費支出占22.6%,電費及燃料費占2.03%),食品占14.18%、運輸交通則占8.75%,共占消費支出的47.53%。

以能源使用為例,發電系統中化石燃料占比調降、低碳再生能源占比逐年提升,是台灣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中之重,長期來看,隨太陽能和風能技術生產成本下降,再生能源電力價格也將下降。從OECD證據也顯示,隨著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比率增加,將降低電力零售價格。

然而,在這轉型期間,鑑於近年全球天然氣等燃料價格飆漲,台電為反映國際燃料成本,自今年4月起調漲電價;此外,混凝土、鋼筋、水泥等可能因低碳轉型導致營造成本提高,若產生轉嫁,對消費者的影響就是購屋、租屋成本恐提高。

進一步來看,若從平均每家戶收支依可支配所得按五等分位分,從最低20%到最高20%,電費及燃料費占消費支出占比,分別是2.92%、2.37%、2.16%、1.94%及1.64%。顯見收入前20%者,雖然用電多、但收入也高,用電開銷僅占日常支出約1.64 %,但全國收入末20%者,用電支出占比卻是2.92%,足見在不同收入族群用電負荷的明顯差距,收入愈低用電負荷愈高,電價調漲的消費替代壓力也愈高;在房地租及水電、食品部分占比,也都呈現類似趨勢,收入愈高、消費占比愈高。

運具交通部分則呈現不同面貌,從低收入20% 到高收入20%,支出占比分別是6.2%、7.65%、8.59%、8.92%、9.83%,收入愈高、運具交通消費占比愈高,顯示政府獎勵提高電動車比重,富人不僅可積極配合,也可對環境永續有所貢獻。
9 台電招千名新血 加速拚淨零 摘錄工商A2版 2024-05-12

  台電肩負穩定供電任務、也面臨電力淨零挑戰,隨十年5,000億的 電網強韌計畫邁入第二年,台電也連兩年招募逾千名生力軍。12日舉 行2024年度新進僱用人員甄試,預計招募第一線1,103名專業人才、 創歷年新高。

  台灣碳排約90%來自於能源使用,台電正致力讓電力系統有效達到 淨零。台電指出,再生能源是未來30年內成長最大的替代能源,因此 ,在2022年推出十年5,000億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就是為 了讓未來再生能源的發電,能夠結合儲能,讓供電更穩定、電網使用 更有效率。

  台電2024年預計招募1,103名生力軍、錄取人數創新高,包含第一 線電力領域如配電、輸電、變電、電機等18類專業人力,高中職畢業 即可報考,吸引14,893人上考場,以報名人數換算錄取率僅7.41%。 台電表示,會視業務需要,於初試放榜(7月16日)前,可望再增額 錄取人數。

  除電網強韌計畫,近年來也有多項電廠工程建設,因此大舉招聘新 血,拚加速達到淨零目標。

  台電今年招募的18類職缺項目中,以配電線路維護類429名為最多 ,占比近4成,其次是綜合行政類157名(含身心障礙名額38名);此 外,配合電力物料與設備管理需求,首次開徵「材料管理類」3名。
10 核電延役敏感時刻…監院查核安 摘錄工商A2版 2024-05-12
  準總統賴清德520上任在即、核三廠除役也在倒數,產官界近期密 集聚焦核電延役討論,監察院在敏感時刻出手,宣布啟動核安調查。 監察委員11日指出,台灣核電廠抗震能力堪憂,據台電檢測核一、二 、三廠的地動加速度值,遠超過核電廠建廠時的防震係數,不論核電 是否延役,都須深究核一、二、三廠的防震能力調查及補強方式。

  台電對此說明,由於核電廠在1970年代建廠時,當時的耐震基準與 「機率式地震危害評估方式」不同,因此,後續已針對電廠安全停機 的設備及結構完成盤點及補強。台電表示,將持續確保運轉、除役階 段穩定安全無虞。

  監委表示,日本311地震引發大海嘯,福島第一核能電廠因強烈地 震動及海嘯規模均超過其電廠的設計基準,導致嚴重核子事故,衝擊 全球;當年許多發展核能應用的國家,皆審慎全面體檢核能電廠的安 全性,並嚴格檢視、修改相關評估、設計及審查管制規範,提出新的 管制要求。

  考量距核一、二、三廠320公里範圍內所有可能震源,台電在311福 島核災後,依核安會要求循美國核管會(NRC)建議,重新評估核電 廠地震廠外危害,陸續完成地震危害度分析、先行耐震補強及地震安 全度分析。

  監委認為,台灣三個核電廠防震能力均堪憂;據台電歷時超過4年 、共花費新台幣4.98億元的「機率式地震危害評估」(PSHA)指出, 核一、二、三廠的地動加速度值(PGA)分別為0.698g、1.272g、1. 384g,遠超過核一、二、三廠建廠當時設計的防震係數:0.3g、0.4 g、0.4g。

  目前核一廠、核二廠目前已除役,核三廠1號機、2號機的運轉執照 分別在今年7月和明年5月到期,隨新政府將走馬上任,能源政策受高 度關注。產業人士喊話政府考慮核能,而監察委員田委堇、趙永清、 蔡崇義則從核安切入,並強調無論核電是否除役或延役,都將深究各 核電廠安全程度及補強經費、工期。
11 台電:問題明年底舒緩 摘錄經濟A4版 2024-05-12
台電指出,台北市內湖、南港、松山及中山等地區是由區外汐止變電所獨立供電,因汐止變電所及其相關線路供電容量已經飽和,亦即受限於電網,電送不進去;為穩定電網,上述地區恐會面臨大型建案或用電量大的新增用戶無法供電情況,估計須等到2025年底松湖臨時變電所完工後,才會稍有舒緩。

惟內湖、南港、松山及中山等地區仍在發展,卻面臨供電線路瓶頸,台電與台北市府達成共識,目前新申請用電戶若同意加裝遙控卸載裝置,仍可以送電。台電表示,針對超過100瓩新申請案,就會要求須同意裝遙控卸載裝置,以維持電力系統安全運作。

台電解釋,加裝遙控卸載裝置,代表當該區一旦供電達到飽和,為保障既有用戶權益,避免線路跳脫停電,就會卸載新申請的用電戶;不過台電表示,新申請用電戶還未出現被卸載情況,但未來進入夏季用電高峰,就要視實際用電情況而定。

簡單地講,新用電戶現在若同意加裝遙控卸載裝置,仍可以同意送電,目前也未有因此遭限制用電情況發生。但因該區域供電裕度不足,未來不保證不會遭到卸載。

台北市府已同意台電興建松湖變電所,預計要到2029年才會完工。在此之前,為紓緩送電壓力,台北市府也同意台電興建松湖臨時變電所,預計2025年完成。目前松湖臨時變電所土木工程仍待台北市政府核發施工許可,正式變電所的土建工程已在施工中。

建商指出,403大地震後,不少民眾意識房屋老舊問題,近期都更詢問度跟意願都有提高,不過缺電危機恐影響台北市新建房屋發展,若電力問題無法解決,不僅影響市民,恐也會降低業界整合意願。建商指出,缺電問題相當嚴重,尤其對商用辦公室也會造成很大困擾。若缺電問題無法解決,未來對當地區域執行都更、改建等都有一定影響。
12 北市四區新建案 供電拉警報 摘錄經濟A4版 2024-05-12
全台缺電事件頻傳,市場傳出,因松湖變電所延宕,恐引發北市內湖、松山、南港及中山新案「沒有電」危機。

建商證實,近期收到台電來函告知,上述四區因民生用電成長,若再新增用戶申請用電,恐引發供電瓶頸,必須同意配合裝設遙控卸載裝置,採有條件供電,不過這也代表未來這四區新案,有可能讓民眾面臨「入住卻沒電」的風險。

台北市老舊屋齡眾多,城市發展迫在眉睫,然市場傳出,內湖、松山、南港及中山有超過20件重大開發案,都因受限電力供應不足,被要求限電,也讓未來發展受到阻礙。

據591新建案資料顯示,今年中山區預售個案數就有16案、內湖區九案、南港區四案、松山區十案,新成屋則以內湖區六案最多、松山區四案次之。

建商憂慮,上述四區新建案得加裝遙跳限制,雖然費用不高,約20萬元左右,但未來將受電力公司控制,萬一電壓不夠,這些新房屋住戶就會是首當其衝受害者,且未來新建案拿到使照,也無法確保能給多少電力,擔心民眾交屋後,要面臨限電危機,因此盼望政府、台電能解決這些問題。

據台電台北北區營業處書函資料顯示,因北市中山、松山、內湖、南港區屬於供電瓶頸地區,該地區161kV沙止~民權兩回線及161kV南港~八連兩回線,若發生一回線事故時,將分別超載18%及11%以上,須緊急停電影響約1.8萬戶,雖已規劃興建松湖超高壓變電所以解決此瓶頸,於相關工程完成前,前述線路需因應區域民生用電成長,若再考慮此區域新增設用戶申請用電,勢將擴大該地區供電瓶頸影響範圍,上述區域既有系統已無裕度核供用戶用電申請。

建商指出,先前因為建物將新設用電,卻被台電告知,得同意加裝配合裝設遙控卸載裝置,採有條件供電,待松湖超高壓變電所完成及加入系統後解除遙跳限制,雖然看似松湖超高壓變電所完成後就不會有供電危機,但業界憂慮,近來缺電事件頻傳,且在不確定時程下,仍會嚴重影響民眾權益。
13 期待賴政府聽進童子賢的大白話 摘錄工商A2版 2024-05-11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近期多次受訪時提及,核二、三廠若延役, 且將核一及核四的場址鏟平,引進芬蘭新型的OL3反應器,將可讓我 國核電占比提高至30%、甚至達到32%,並可讓電價調降3成。

  童子賢以企業主的身分,向政府提出調整能源政策的建言,對象當 然不會是蔡政府,而是直指對核能一直展現若即若離態度的準總統賴 清德。曾是傳聞的閣揆人選、同時身兼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 會」副董事長的童子賢,此時甘冒大不諱,拋出正面衝撞民進黨「非 核家園」黨綱的說法,背後原因應不單純。不過,檢視賴清德以往的 作為與發言,答案也許就不揭自明了。

  經歷2017年的「815全台大停電」事件後,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 不顧環團反對,在2018年2月決定讓停轉超過一年的核二2號機再轉, 藉以紓解當年夏天的缺電危機;同年11月他更公開坦承,「如果要以 空污為標準,最好的能源就是核電」;到了2023年5月,身份為總統 參選人的賴清德又說,「規劃把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 用的可能,以備不時之需。」童子賢從民間丟出「返核」風向球,加 上即將就任經濟部長且同為智庫董事的郭智輝,至今並未表態反核, 種種跡象或可視為賴政府能源政策可能調整的下台階。

  回歸供電占比與電價調降的現實面,核二、三延役加上新核電機組 設置,便可一舉提高核供電占比至30%至32%嗎?電價又如何可以因 此調降3成?

  首先,若只有核二、三延役,核電占比到了2030年將僅10%左右( 預估屆時的全國發電量為3,150億度),為達成30%的目標,發電功 率為1,600百萬瓦的EPR(OL3的正式名稱)機組,至少需要新增五部 。不過,如果核一加入延役行列,且核四得以重啟,核電占比可達2 0%,此時只要新增三部EPR機組,占比便可進一步提升至32%。更重 要的是,不管是新增五部或三部EPR機組,核一與核四的場址都不需 要鏟平,因為全台四座核電廠內早已預留了總共十部新增機組的空間 。因此,真要達到30%以上的核電占比,續用四座既有電廠,同時搭 配三部新機組,將是最快、最佳的解方。值得一提的是,EPR與核四 使用的ABWR都是屬於安全性更高的加強型第三代(Generation IIIP lus)與第三代核電機組,都有核電廠商轉應用中,不必有所偏廢。

  在電價方面,依據台電2023年的自編決算,每度核電成本為1.39元 、每度煤電成本為3.43元,而台電同年的每度平均電價為3.07元。據 此,核一、二、三廠合計415億度的年發電量,每年可幫台電淨賺75 8億元,如果再加上因而少用高價燃煤電力省下的150億元超支金額, 年收益超過900億元。以此收益規模,數年內弭平台電的累積虧損並 讓電價調降3成、甚至更多,都非難事。

  另一方面,EPR及核四機組加入運轉的初期,營運成本必然較高, 抑低電價的效果或許不會很明顯,但商轉數年後,俟營運步上軌道, 發電成本便會下降,經濟效益自然浮現。

  除了經濟角度的論述,童子賢在兩周前也曾說過,「地球暖化是人 類公敵、核能不是」。從30年前反核轉而挺核,他的思維變得深廣。 不過,童子賢的表態並非特殊個案。事實上,為了2050淨零碳排的目 標,世界各國正不遺餘力地推動各自的能源轉型,其間不難發現,擴 充核能幾已成為共同選項。這股挺核浪潮從去年11月的聯合國氣候峰 會(COP28)開始,延續到今年3月35國參與的首屆核能峰會。緊接著 ,本月初的G7工業國會議後,發布了一份共同聲明,承認核能為潔淨 能源,可以解決氣候危機,提升全球能源安全;就連會員國之一的德 國都承諾,即使不選擇核能,也不再反對核能。

  兩相對照之下,童子賢近日對於核能的明確表態,其實是順應了全 球潮流。眼前迫切性在於,我國的能源政策再不做調整,除了大規模 減碳無望,企業最在意的供電穩定與產品碳足跡都將日益惡化。過往 早有多位工商大老出面呼籲政府重新考慮核能,但蔡政府始終不為所 動;如今童子賢一席「能源再轉型」的大白話是否被賴政府採納,值 得觀察。

  不過,賴清德是智庫董事長,智庫董事是準經長,提出建言的是智 庫副董事長,從這個脈絡看起來,似乎意味著520之後的不一樣。無 論如何,對於新政府可能揭示的新能源政策,我們願意給予期待。
14 亞泥每股獲利達0.89元 摘錄經濟A 12 2024-05-10


亞泥昨(9)日公告今年首季財報,不受中國大陸水泥市場低迷影響,單季稅後純益達29.48億元,年增9.7%,每股純益0.89元。亞泥表示,獲利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台灣的水泥本業、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和嘉惠電力的表現。展望未來,法人認為亞泥獲利表現將會愈來愈佳。

亞泥大陸市場占整體營收比重超過50%,今年以來主要營業區域華中市場價格、出貨量都呈下滑,港股掛牌的子公司亞泥中國日前公布財報,第1季虧損人民幣1.3億元(約新台幣5.8億元),每股虧損人民幣0.083元。

不過,亞泥今年在台灣市場的表現不錯。亞泥表示,包括台灣的水泥本業、亞東預拌混凝土和嘉惠電力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去年至今銷售持續創高,嘉惠電力今年兩電廠全廠開出,再加上台電今年跳電頻繁,對嘉電惠力的輸電需求預期將大增。

亞泥指出,亞東預拌與另一家子公司亞利預鑄,產品銷售數量與價格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旗下的嘉惠電力現有一、二期的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機組,在電價上漲下,售電收入持續增加。

至於轉投資方面,亞泥斥資百億元收購遠傳電信股權,在遠傳獲利穩定成長下,對亞泥的貢獻度持續增加。此外,受惠於美元升值,亞泥轉投資項目包括遠東集團旗下的遠東新世紀、裕民航運,以及其他海內外的財務及策略投資,也有不錯的匯兌收益。

對於今年的展望,法人認為,雖然大陸水泥市場今年看法仍趨保守,但在台灣市場方面,國內水泥本業營運仍處於穩增長、預拌混凝土事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此外,台灣發生的403大地震,帶動政府都更政策啟動,市場預期亞泥受惠於題材帶動,中長期展望值得期待。
15 士電中興電 財報放閃 摘錄經濟A3版 2024-05-10


重電族群首季營運報喜,士電、中興電昨(9)日公布第1季財報,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下,再寫佳績,士電單季稅後純益11.8億元、年增48.7%,每股純益(EPS)2.27元,寫次高紀錄;中興電稅後純益9.5億元、年增28%,每股純益1.93元,則締造新猷。

另,中興電4月營收19.1億元、年增33.6%;累計今年前四月營收80.5億元,年增10.7%,單月、前四月同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紀錄。

士電、中興電首季雙雙繳出兩位數成長的亮眼成績,其中士電獲利更大幅成長,僅次於2009年第2季,當時主要因認列士林舊廠開發處分利益而推升獲利表現。

士電首季主要持續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出貨,包括變壓器、比壓器、電抗器及空斷開關等產品,加上正式啟動三班制因應變壓器需求,產能效率提升,另,還有金融資產評價等業外收益,整體推升首季表現。

為了因應產能,士電也加蓋新廠房,擴充大型變壓器產品線,預計今年底就可以完成建置,最快2025年第1季就可以投產,屆時產能可增加25%至30%。

中興電為國內唯一通過台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GIS)認證廠商,因此大嗑國內GIS商機,市場估,中興電GIS開關在台灣市占率達85%以上。
16 意識形態反核,可以休矣! 摘錄經濟A4版 2024-05-10
台灣核能發電廠不斷被縮減,攤開整理自聯合國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資訊的圖表,可見台灣低碳發電量在倒退,馬英九總統卸任前夕的2015年,台灣低碳發電有50兆瓦小時,到蔡英文總統卸任前夕的2023年,台灣低碳發電已倒退至47.6兆瓦小時,八年來還倒退嚕。

這二年台電虧損超過了一年的國防預算,目睹台灣因能源配置產生的虧損數字龐大,我都會感到心情沈重。相比起來,反核人士喜愛談論芬蘭OL3 (奧爾基洛托核電廠三號機)因施工過程不順而產生的虧損,這些反核人士口中的虧損,若攤提在60年使用年限上,只是台電「二年虧損的尾數而已」,何況,在台灣施工,是否會重複發生延宕?誰說一定會?

台灣發展不排碳電力進度落後國際,建議政府可思考讓核二、核三延役,核一、核四場址剷平,並引進類似芬蘭OL3等新型核電廠,有學者提出OL3建廠延宕及預算超支等資料批評,我認為工程延宕只是歐洲特例,可以解決,應思考的是新核能技術,而非意識形態反核,再來挑毛病的做法。

學者批評荷蘭OL3核電廠工程延宕14年才完工,預算超支,事實上,提新核能只是舉OL3為例,並非一定要OL3這個型號,科技不斷進步,台灣可以找尋更有效率、安全係數更高的核電技術,若一直討論OL3工程延宕十幾年,其實是文不對題,我們也沒有義務為OL3行銷。

如果不延宕工程,學者是否就支持核電了呢?建議要思考「新技術、新核電比舊核電更有效率更好。」

雖然目前太陽能與風能已經遍布台灣農田跟海岸,但發電占比不高,這些不排碳發電只占總發電量分別4.6%及2.2%,看過台灣發電能源類別後,我認為唯有核能與太陽能、風能搭配的「黃金組合」才能支持台灣的不排碳發電大幅進步的願景。

再次提醒,台電關掉核一、核二之後,財務上就是一場災難。台電在2021年~2022年就虧損掉5,460億元,另外還「隱形寄放」台電虧損在中油帳目上,金額高達2,000億元以上,但反核人士都不願面對而迴避不談。

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是因為在全球安全係數比較上享有高評價,此外,建議核一、核四場址「剷平」,但「剷平」與否不是重點,只要核電廠的空地夠大,也可以藉由更新機組方式因應。

學者跟綠盟提出很多OL3施工進度與施工的缺失,OL3的延宕是肇因於跨國合作發生的商業糾紛與承包糾紛。各國的工人缺工與否,施工包商不一樣,芬蘭施工延宕,不代表臺灣施工也會延宕,臺灣舊有核一、核二、核三的施工並無延宕問題,一直集中討論OL3工程不順,並非核能是否可行的重點。否則為何荷蘭政府在2023年啟用OL3?芬蘭是重環保的北歐國家,成功啟用OL3後,芬蘭官方也盛讚OL3帶來的貢獻。

新的技術發電效率一定比60年前的舊核電廠效率好,一座反應爐可以高1.7倍效率,四座核電廠總發電將貢獻台灣總發電量30%,加上綠電持續擴建至供應總發電量的20%,則台灣的零碳發電量將提高到50%。這樣不僅追上國際低碳電力腳步,也有機會讓發電成本下降30%。

地球暖化,台灣碳排嚴重,台灣低碳發電量排名在國際落居135名,落後國際很多,台灣2023年的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發電比率高達82%,學者迴避不談,如此迴避地球暖化的態度實在讓人遺憾:期望學者放下主觀,思考是否接受核電,這才是關鍵。
17 士電、中興電 首季獲利齊高歌 摘錄工商B4版 2024-05-10
 機電業吞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大補丸,推升士電(1503)、中興 電(1513)第一季營收雙雙改寫同期新高,士電外銷有斬獲,又有業 外收益挹注,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從去年同期1.52元攀升至 2.27元,改寫單季獲利新高紀錄;中興電在手訂單破420億元,首季 EPS從去年同期1.56元增至1.93元,創同期新高。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士電、中興電、亞力(1514)、華城 (1519)等機電四雄,第一季營收全面改寫同期新高,目前在手訂單 均破百億元,訂單能見度至少看到2026年。四雄首季財報上菜秀,士 電、中興電打頭陣,9日兩家公司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華城、亞 力分別在10日、14日召開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

  士電第一季合併營收99.18億元,本業獲利9.57億元,加上業外、 轉投資收益挹注,稅後純益11.8億元、EPS攀升至2.27元,全面改寫 同期新高,其中EPS則是單季新高。

  士電表示,士電重電事業因台電強韌電網計劃及外銷美國訂單激增 ,產能爆滿,目前大型變壓器交期至少一年半,小型變壓器交期一年 以上,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重電事業一枝獨秀,今、明兩年訂單滿 載,開始接2026、2027年訂單。重電事業為消化訂單,目前新竹新豐 廠三班生產;電裝品及機器事業今年營運可望成長、自動化事業受工 具機產業景氣尚未明顯復甦影響,營運相對偏弱。

  士電近年也積極投入電動二輪、三輪及四輪動力系統總成開發,以 及布局電動汽機車充電樁內外銷。

  中興電GIS開關訂單主要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加上統包工 程,目前在手訂單超過420億元。

  中興電第一季合併營收達61.39億元、本業獲利12.25億元、稅後純 益9.53億元,EPS攀升至1.93元,全數創同期新高。

  中興電自結4月合併營收19.13億元、年增33.61%,前四月合併營 收80.51億元、年增10.7%,單月與累計營收均改寫同期新高。
18 大同4月營收 六年同期新高 摘錄工商B4版 2024-05-10
  大同(2371)自結4月合併營收38.99億元,月增6.23%、年增0.9 3%,創近六年同期新高,係因電力事業群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 基礎電力設備升級的強勁需求。大同前四月營收147.2億元、年減1. 77%,主要受集團內電子代工事業群傳統淡季影響。

  大同表示,在政府及民間電力設備需求續增、公司穩定出貨下,大 同的重電、電線電纜、智慧電表、商業空調等四大事業部喜迎雙位數 成長,其中重電及智慧電表事業部增長幅度最為顯著。

  大同重電事業部近期拿下台電161kV電力變壓器與161kV並聯電抗器 標案,總金額為同業之冠。

  海外布局方面,大同繼取得美國UL認證後,擴大參加5月7日於加州 登場的美國國際電力展覽會,預計將與相關客戶洽談訂單爭取合作商 機。
19 童子賢再談核電 拋芬蘭模式 摘錄工商A2版 2024-05-10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來多次針對核能、能源政策發表看法,加上工 商界持續呼籲能源穩定供應,帶動此議題熱度。繼先前提出台灣供電 可參考黃金組合外,童子賢再拋核二、核三廠可以延役,且採用芬蘭 OL3(奧爾基洛托核電廠三號機)等新型核電廠,以降低電價成本的 新論點。

  童子賢從反核大將轉變為擁核人士的指標人物,加上工業總會引用 G7對核能的立場,試圖說服新政府對核能改變態度,包括台電與經濟 部等單位,多次就當前的政策立場提出說明。能源政策已成為新任總 統就職倒數計時階段,最受注目的政策議題。

  因提及OL3新型核電廠而受到部分人士批評的童子賢,9日對此回應 ,拋出此一想法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思考,科技持續的進步,應可 找尋更有效率、安全係數更高的核電技術,而非指是台灣一定要採用 OL3這個型號。

  他強調沒義務為OL3行銷。主要希望大家要能思考新的核電技術, 會比舊核電技術來的好,要考量的是安全、新穎的技術,不用執著是 否要蓋OL3,或是批評這項作法先前出現的工程延宕。

  童子賢並認為,核能只是一種技術,可以透過提高技術,好好管理 ;他甚至以電話為例指出,「黑色轉盤電話機經過60年的時間,已進 化成了智慧手機,為何核能技術不會進步?」

  只要透過效率提高的反應爐貢獻台灣的總發電量30%,配合陸續建 置的綠電,零碳發電量也可明顯提高,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追上國際 低碳電力腳步,也有機會讓發電成本持續的下降。

  「核能為何不能像航空業一樣,透過努力訓練提升技術,並訂出良 好管理機制?」童子賢舉航空業為例說,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航空業 正開始發展。剛開始墜機的比例讓人怵目驚心,一般人認為,搭飛機 比開車、騎機車還危險;但經過多年來大家的努力,包含嚴密的訓練 、規範,以及推出許多的新管理措施,使得現在航空業安全性大幅增 加,危險性比騎機車還要安全千倍之多。

  童子賢強調,能源對人類社會十分的重要,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 成無法挽回的地球暖化現象,甚至可能毀掉地球文明。
20 台電:芬蘭經驗落地 需各界共識 摘錄工商A2版 2024-05-10
 產業界憂心供電、喊話政府考慮發展核能,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議 ,可採用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等作法以降低電價成本,為台灣帶來穩 定電力。台電發言人蔡志孟9日對此表示,核電延役需多方共識,台 電會配合國會討論,但也提醒須考量地質風險;他並指出,芬蘭案興 建過程中因設備毀損,導致工期延宕12年才完工,造價成本也翻了3 倍,最終每度電成本換算將近3元。

  隨著準總統賴清德的新政府520上任在即,工商界持續呼籲能源穩 定供應,並提出核能延役等建言。蔡志孟指出,台電研究過芬蘭的作 法,該案在OL3機組興建過程中,曾因發生飼水葉片裂掉事件,導致 工期延宕12年,最終成本甚至是原先預期的3倍,換算每度電成本近 3元,此一模式要套用在台灣實施,需要各界的共識。

  至於工總憂心供電問題恐讓企業出走,工總理事長潘俊榮也喊話政 府考慮核能。蔡志孟指出,核電是否繼續運轉、或新增機組,都需多 方共識、也要考量地震風險;他強調,台灣與他國不同之處在於位處 地震帶,日前花蓮0403強震已造成核一、核二的核廢料貯存槽廢水溢 出,因此,地質風險是核電延役與否的考量因素。

  蔡志孟還說,即便是現在政府的能源政策,台電的供電機組都做足 長遠規畫,所有電源的規畫都是「新增機組大於退役」,今年將增加 443萬瓩機組、退役315萬瓩,至2030年時將淨增910萬瓩發電,高於 用電負載預估增加的700萬瓩,且期間再生能源部分也會陸續加入3, 000萬瓩的供電。

  目前核一廠、核二廠已除役,核三廠1號機運轉執照也即將到期, 為解套非核家園條款,國民黨已提案修法並交付委員會審查。蔡志孟 表示,不論未來台灣核電要延役使用或新增機組,都要在核能安全、 核廢料妥適處理、國會同意及民眾共識等多方向一起討論;至於近期 立委的相關提案,國會將陸續展開討論,屆時台電會配合提供意見及 審議的參考資料。
 
第 1 頁/ 共 30 頁 共( 599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