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8347
台北股市

0981-868755

02-22508952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未上市即時新聞
未上市即時新聞
~ 訊息來源 全部收起全部展開
項次 股票名稱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1 宏碁遊戲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8-13
1.財務報告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日期:114/08/12
2.審計委員會通過財務報告日期:114/08/12
3.財務報告報導期間起訖日期(XXX/XX/XX~XXX/XX/XX):114/01/01~114/06/30
4.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收入(仟元):567,981
5.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毛利(毛損) (仟元):171,786
6.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利益(損失) (仟元):14,064
7.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稅前淨利(淨損) (仟元):27,923
8.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本期淨利(淨損) (仟元):27,161
9.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仟元):27,161
10.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基本每股盈餘(損失) (元):0.06
11.期末總資產(仟元):1,932,775
12.期末總負債(仟元):385,090
13.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仟元):1,547,685
14.其他應敘明事項:
(1)美金對台幣匯率換算為 1:29.30
(2)本次通過係本公司之自結財務報告,尚未經會計師查核或核閱 
2 台寶生醫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8-13
1.事實發生日:114/08/13
2.契約或承諾相對人:TRACT THERAPEUTICS, INC. (下稱TRACT)
3.與公司關係:無。
4.契約或承諾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114/08/13
5.主要內容(解除者不適用):
本集團與TRACT簽署併購合約,由本公司持股100%之子公司Taiwan Bio
Holding LLC(下稱TWB Holding)以現金350萬美元取得TRACT 100%股權,
後由TWB Holding之子公司Sigulera Therapeutics Inc.(下稱Sigulera)與
TRACT兩家公司進行合併,TRACT為存續公司、Sigulera為消滅公司,本合
併案完成後TRACT成為TWB Holding 100%持股之子公司。
6.限制條款(解除者不適用):依合約及保密協議規定。
7.承諾事項(解除者不適用):
本公司對子公司TWB Holding提供背書保證額度200萬美元,自簽署併購合約
生效日起,至完成支付全數收購價金為止。
8.其他重要約定事項(解除者不適用):依合約規定。
9.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
(1)取得調節型T細胞產品TregCel完整的技術專利權利,強化細胞治療領域
之技術領導地位。
(2)成為市場領先的調節型T細胞公司,完善美國市場佈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3)提升整體經營績效及強化市場競爭力,長期而言對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
應有正面之助益。
10.具體目的:
本公司持續投入自體免疫疾病和免疫調節疾病細胞醫療新藥之開發,為進
一步取得調節型T細胞產品TregCel完整的技術專利權利,加速本公司美國
市場佈局,進而取得TRACT 100%股權。
11.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8款所定
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新藥開發時程長、投入經費高且未保證一定能成功,此等可能使投資面臨
風險,投資人應審慎判斷謹慎投資。
3 詠勝昌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8-13
1.事實發生日:114/08/13
2.公司名稱:詠勝昌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本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股票面額變更(每股面額由新台幣10元變更為新台幣5元)
之換發股票基準日
6.因應措施:不適用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
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一、換發股票時程如下:
(一)舊股票最後交易日:114年08月27日
(二)舊股票停止交易期間:114年08月28日至114年09月05日
(三)舊股票最後過戶日:114年08月31日(因最後過戶日114年08月31日適逢星期例
假日,故現場過戶提前至114年08月29日下午4時30分前親臨本公司股務代理
機構辦理,掛號郵寄者以民國114年08月31日(最後過戶日)郵戳日期為憑。)
(四)舊股票停止過戶期間:114年09月01日至114年09月05日
(五)換發股票基準日:114年09月05日
(六)有價證券換發日:114年09月08日
(七)新股票興櫃買賣日及舊股票終止興櫃買賣日:114年09月08日
(八)自新股票興櫃買賣之日起原興櫃買賣之舊股票不得作為買賣交割之標的,
本次換發新股票(採無實體方式)其權利義務與舊股票相同。
二、本公司係辦理股票面額變更,每股面額由新台幣10元變更為新台幣5元,業經
臺南市政府114年6月24日府經商字第11400412310號函核准變更登記在案及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114年7月4日證櫃審字第1140005470號函
核准在案。
三、配合上述面額變更,新股票上興櫃買賣日之參考價將按比例調整為舊股票最後
交易日成交均價之2分之1,請投資人注意。
四、股票面額變更後,財務資料例如:每股盈餘或每股淨值等將有所變動,建議投資人
可利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布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比率分析等作為投資分析指標參考。
4 萬寶投顧
摘錄工商A2版
2025-08-13

  台股12日上漲22點或0.09%收24,158點,盤中最高到24,263點,再 創收盤與盤中歷史次高紀錄,成交量能穩健達4,307億元,連四個交 易日站穩24,000點整數大關上;櫃買指數在資金「由大轉小」下,上 漲0.9%勝加權指數,成交量放大到1,561億元為逾一年來最多。

  法人看好,台股相對美股具補漲優勢,搭配中小型股輪動補漲、A I鏈補貨效應「三大補丸」加持,指數新高在望;代表主力與散戶的 融資餘額連10增至2,432億元,回升至股災大減前水位、4月9日來最 高。

  加權指數12日盤中最高衝上24,263點,距新高不到1%,尚處年線 下的櫃買市場展開補漲行情,盤中最高衝上242.19點、逾四個月新高 。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研判大盤頗有突破歷史高點24,416點機會, 以市場盤面結構看,出口在拉貨效應推升下,AI族群繳出亮眼成績, 外資相對8月來買超力道暫降溫,對中小型股加碼態度轉多。

  台積電12日股價收平盤1,180元,但千金股比價熱度不墜,股王信 驊、股后世芯-KY兩檔達4,000元以上,多方資金聚焦非權值的績優、 具利多題材個股。

  兆豐國際投顧專業副總經理黃國偉說,上市櫃第三季將旺季不旺、 美通膨恐再升溫衝擊聯準會下半年降息幅度,停滯性通膨疑慮可能又 浮上檯面,恐致台股後續漲欠缺動能,但預期市場資金轉向具題材的 中小型股。凱基投顧就技術面觀察,台股12日價穩量縮,均線維持多 頭排列,盤中一度翻黑下跌但隨即出現低接買盤,5日均線為短線支 撐,只要守穩5日線且成交量維持20日均量上,有望挑戰歷史高點。
5 光陽工業
摘錄工商A4版
2025-08-13
 經濟部日前邀集汽車零組件廠商座談,針對美國加徵關稅與新台幣 匯率波動提出六大因應對策。國內機車與沙灘車外銷大廠光陽董事長 柯俊斌12日表示,當前台灣輸美關稅相較於大陸獲續豁免暫緩,稅率 差距已經拉近,對國內輸美沙灘車廠商壓力非常大,對於政府美意, 他認為稍嫌緩不濟急,應加大鼓勵廠商開拓多元市場的實質補助。

  光陽每年輸美約20億元外,歐洲、中南美洲都是品牌出口重要市場 。柯俊斌認為,在國內廠商出口壓力升高之際,更迫切的是,趕緊協 助廠商開發海外更多元市場,並針對國際行銷給予實質補助,但在此 次經濟部與相關汽機車零件業者會談後提出的對策,並未看到有關於 開拓海外市場的鼓勵辦法。

  柯俊斌舉例說,參加國際會展為企業開拓市場的重要管道,因此呼 籲政府應比照研發投抵等措施,對消費性產品的海外行銷支出提供抵 稅優惠,或直接補助企業參與國際大展的費用,以鼓勵台灣品牌在國 際市場建立形象、爭取新客源。

  以現有拍定稅率,台灣輸美沙灘車關稅將是22.5%,柯俊斌指出, 相較之下,中國大陸雖課徵更高稅率,但因暫緩90天實施,短期內關 稅差距拉近,台灣業者競爭力變相被削弱。

  柯俊斌直言,開拓新市場是降低單一市場依賴的根本方法之一,政 府協助企業降低成本雖有幫助,但應更積極的鼓勵大家開拓更多元市 場。

  海外市場的開發成本龐大,包括展覽場地租金、裝潢、車輛運送、 廣告拍攝、展期人員費用、CF播放、總公司人員交通住宿支出等,都 是企業必須自行負擔的必要成本。

  此外,新市場產品認證(如歐洲需經認證公司發證)、簽證與醫療 保險支出,以及洽談新代工客戶的法律諮詢與出差費用,也都構成沉 重負擔。

6 中信投信
摘錄工商A6版
2025-08-13
  8月初除息秀順利落幕,接下來將有24檔季配、半年配、月配型的 台股ETF,即將從15日起至26日展開密集除息大秀,00878國泰永續高 股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82A主動群益台灣強棒等多檔重 量級台股ETF,預估將於9月19日之前配發超過131億元現金配息,總 受益人高達353萬人,股息再投資有望為台股挹注資金活水。

  根據CMoney統計,合計高達8,317億元規模的台股ETF將配發超過1 31億元現金配息,其中,有84億元現金配息由規模第二大的高股息E TF國泰永續高股息釋出,本季除息每受益權單位配發0.4元、單季殖 利率1.88%;第四大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本月除息每受益 權單位配發0.08元、單月殖利率0.45%。

  此外,主動式ETF中規模最大的主動群益台灣強棒,也將於本月展 開首次除息,成為首檔配息的台股主動式ETF,每單位配發0.236元、 單季殖利率1.87%。

  本次除息秀中,半年配殖利率冠軍為00701國泰股利精選30,每單 位配發1.8元、單次殖利率高達6.11%;季配冠軍為00891中信關鍵半 導體,每單位配發0.41元、單季殖利率2.32%;月配型高殖利率冠軍 則由00961FT臺灣永續高息拿下,連續兩個月蟬聯月配高殖利率寶座 ,本次每單位配發0.077元、單月殖利率達0.82%。

  從績效來檢視,台股12日收24,158點再寫今年新高,第三季以來不 僅收復今年跌幅,且7月至今已累計8.53%漲幅,而本次除息的台股 ETF中,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894中信小資高價30、00881國泰台灣 科技龍頭、00690兆豐藍籌30等則是大漲1成以上,績效在12.04%~ 16.19%之間。

  近期主管機關發布的最新高股息ETF配息指引,要求投信公司應揭 露配息來源明細,並不得使用未實現資本利得填補現金配息。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過去不少投資人將高股息ETF視為「每季固定 現金流」的理財工具,甚至以配息率作為投資的唯一指標,然而新制 落地後,當ETF不能再用帳面未實現利得發放配息,高配息策略的「 虛胖」現象將逐步淡化,投資人應重新檢視高股息ETF配息是否反映 企業的基本面,以及總報酬是否仍具吸引力。
7 土地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隨著氣候變遷,極端降雨頻繁發生,颱風強度及其帶來的降雨量也 逐漸增加,公股銀行對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全面針對 淹水風險進行情境分析,認為在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時,未來於 高風險淹水區域的營運據點、投資性不動產可能受損,但評估整體影 響有限。

  據土地銀行最新2024年度TCFD報告書,模擬在2041年~2060年間最 極端情境下,位於高淹水風險地區的國內營業據點共有34家分行,占 整體營業據點比重22.82%,自有不動產位處高淹水風險地區的帳面 價值則占自有不動產總帳面價值的13.99%。

  土銀試算,國內營業據點因強降雨淹水造成的營業損失約為200萬 元,僅占稅前盈餘的0.01%;自有不動產位於強降雨淹水下潛在的財 務影響約為7,000萬元,占稅前盈餘的0.37%。

  合庫銀行分析結果顯示,在最極端情境下,自有行舍營運據點位於 高淹水風險區域的數量占比為24.84%,建物價值減損金額占比為57 .59%。進一步量化淹水所造成的潛在損失,推估2050年時,潛在營 運損失金額最高為62.52萬元,對整體營運影響程度有限。若以近年 因淹水造成的修繕成本扣除保險理賠後實際成本3.5萬元估算,每年 投入成本約為52.5萬元。

  第一銀行就國內自有、租賃資產進行淹水可能造成的設備損失進行 評估,包含國內北、中、南、東部共200個實體點,於2050年極端情 境下,資產毀損修復成本加總共2,109萬元,當中又以南部資產毀損 修復成本占比49.2%最高,其次是北部35.3%。

  臺灣銀行指出,若2036年~2065年極端天氣事件如颱風、暴雨等增 加,可能使臺銀自有與租賃營運據點、投資性不動產遭受風災、土石 流、淹水等,造成財務損失或營運被迫中斷。
8 臺灣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隨著氣候變遷,極端降雨頻繁發生,颱風強度及其帶來的降雨量也 逐漸增加,公股銀行對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全面針對 淹水風險進行情境分析,認為在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時,未來於 高風險淹水區域的營運據點、投資性不動產可能受損,但評估整體影 響有限。

  據土地銀行最新2024年度TCFD報告書,模擬在2041年~2060年間最 極端情境下,位於高淹水風險地區的國內營業據點共有34家分行,占 整體營業據點比重22.82%,自有不動產位處高淹水風險地區的帳面 價值則占自有不動產總帳面價值的13.99%。

  土銀試算,國內營業據點因強降雨淹水造成的營業損失約為200萬 元,僅占稅前盈餘的0.01%;自有不動產位於強降雨淹水下潛在的財 務影響約為7,000萬元,占稅前盈餘的0.37%。

  合庫銀行分析結果顯示,在最極端情境下,自有行舍營運據點位於 高淹水風險區域的數量占比為24.84%,建物價值減損金額占比為57 .59%。進一步量化淹水所造成的潛在損失,推估2050年時,潛在營 運損失金額最高為62.52萬元,對整體營運影響程度有限。若以近年 因淹水造成的修繕成本扣除保險理賠後實際成本3.5萬元估算,每年 投入成本約為52.5萬元。

  第一銀行就國內自有、租賃資產進行淹水可能造成的設備損失進行 評估,包含國內北、中、南、東部共200個實體點,於2050年極端情 境下,資產毀損修復成本加總共2,109萬元,當中又以南部資產毀損 修復成本占比49.2%最高,其次是北部35.3%。

  臺灣銀行指出,若2036年~2065年極端天氣事件如颱風、暴雨等增 加,可能使臺銀自有與租賃營運據點、投資性不動產遭受風災、土石 流、淹水等,造成財務損失或營運被迫中斷。
9 臺灣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面對極端降雨氣候挑戰,公股銀行制定五大因應策略,包括定期辦 理防災教育訓練及緊急應變處置演練、訂定營運不中斷應變措施、投 保保險轉移風險、行舍勘查報告書增列淹水相關評估項目,以及積極 發展數位轉型,以降低對實體營運據點依賴。

  合庫銀行指出,目前內部對天然災害訂有相關應變措施要點,例如 針對颱風、淹水、停電、疫情等緊急事件制定緊急應變計畫,並於總 行、各區區域中心及各營業單位均有設立緊急應變小組,分派各小組 所負責的任務,以確保緊急事件發生時各項運作不停頓,將損失減少 到最低程度。

  合庫銀全據點皆有投保商業火災綜合保險,保險內容包含地震、颱 風及洪水等,以適度轉移氣候實體風險,也在國內營業單位行舍勘查 報告書中增列近三年是否曾發生淹水情形的評估項目,以於覓址時避 開高淹水風險區域。此外,因應數位化趨勢,未來持續積極發展數位 轉型計畫,除了降低對實體營運據點依賴外,亦為未來業務發展機會 。

  土地銀行表示,針對實體風險,在自有行舍與據點方面,已採用購 買保險含颱風及洪水險方式轉嫁風險及填補損失,並不定期擬訂營業 單位據點調整策略,就分行行舍續租或規劃遷址營運時,列入徵租房 地評估報告,以降低自然災害影響。

  臺灣銀行為減緩極端降雨帶來的營運中斷風險,除了檢視自有房舍 及營業據點是否座落於高風險地區,並在行舍選址、改建及修繕等過 程中,將極端氣候變化納入評估,且興建行舍的建築計畫,將受電室 、發電機等設備設置於頂樓。另為防範營運據點因淹水造成財物損失 或營運中斷,臺銀位於淹水潛勢區的營業據點,於出入口建置防水閘 門,同時備妥防洪沙包,各營業據點並均有設置不斷電系統及自設發 電機,可適時提供緊急電源,強化金融營運韌性。
10 土地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面對極端降雨氣候挑戰,公股銀行制定五大因應策略,包括定期辦 理防災教育訓練及緊急應變處置演練、訂定營運不中斷應變措施、投 保保險轉移風險、行舍勘查報告書增列淹水相關評估項目,以及積極 發展數位轉型,以降低對實體營運據點依賴。

  合庫銀行指出,目前內部對天然災害訂有相關應變措施要點,例如 針對颱風、淹水、停電、疫情等緊急事件制定緊急應變計畫,並於總 行、各區區域中心及各營業單位均有設立緊急應變小組,分派各小組 所負責的任務,以確保緊急事件發生時各項運作不停頓,將損失減少 到最低程度。

  合庫銀全據點皆有投保商業火災綜合保險,保險內容包含地震、颱 風及洪水等,以適度轉移氣候實體風險,也在國內營業單位行舍勘查 報告書中增列近三年是否曾發生淹水情形的評估項目,以於覓址時避 開高淹水風險區域。此外,因應數位化趨勢,未來持續積極發展數位 轉型計畫,除了降低對實體營運據點依賴外,亦為未來業務發展機會 。

  土地銀行表示,針對實體風險,在自有行舍與據點方面,已採用購 買保險含颱風及洪水險方式轉嫁風險及填補損失,並不定期擬訂營業 單位據點調整策略,就分行行舍續租或規劃遷址營運時,列入徵租房 地評估報告,以降低自然災害影響。

  臺灣銀行為減緩極端降雨帶來的營運中斷風險,除了檢視自有房舍 及營業據點是否座落於高風險地區,並在行舍選址、改建及修繕等過 程中,將極端氣候變化納入評估,且興建行舍的建築計畫,將受電室 、發電機等設備設置於頂樓。另為防範營運據點因淹水造成財物損失 或營運中斷,臺銀位於淹水潛勢區的營業據點,於出入口建置防水閘 門,同時備妥防洪沙包,各營業據點並均有設置不斷電系統及自設發 電機,可適時提供緊急電源,強化金融營運韌性。
11 南山人壽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壽險保單銷售熱呼呼。據業界估計,整體壽險業今年前七月新契約 保費,可望突破5,80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48億元大幅增長逾3成 。不只如此,今年前七月,六大壽險合計新契約保費為3,480.4億元 ,年增率同樣超過3成,資金回流保險商品的趨勢明顯。

  據各公司公告資訊,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前七月新契約保費破1,100 億元、高達1,104.1億元奪下冠軍,年增率飆至69%;富邦人壽積極 強化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推動,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717.9億元居 次,年增11.1%;南山人壽前七月新契約保費515.2億元排名季軍、 年增13%。

  凱基人壽、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分別為4 16.5億元、390.4億元及336.3億元,年增各34.9%、23.9%及16.6% 。換言之,今年前七月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全數較去年同期 兩位數增長、業績暢旺。

  單看7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459.1億元、年增9.5%。其中,國泰 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150.7億元,為六大壽險裡唯一破百億元的壽險公 司,國泰人壽7月投資型商品強勁成長,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月成長83 %,主因為6月新增標的IPO帶動通路銷售力道,且上半年外溢保單新 契約保費達143億元,持續領先業界。

  富邦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88.9億元,南山人壽為60.1億元,凱基、 新光與台灣人壽新契約保費分別為49億元、41.6億元與68.8億元。

  壽險業者估計,今年前七月全體壽險新契約保費估破5,800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可望超過三成。
12 富邦人壽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壽險保單銷售熱呼呼。據業界估計,整體壽險業今年前七月新契約 保費,可望突破5,80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48億元大幅增長逾3成 。不只如此,今年前七月,六大壽險合計新契約保費為3,480.4億元 ,年增率同樣超過3成,資金回流保險商品的趨勢明顯。

  據各公司公告資訊,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前七月新契約保費破1,100 億元、高達1,104.1億元奪下冠軍,年增率飆至69%;富邦人壽積極 強化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推動,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717.9億元居 次,年增11.1%;南山人壽前七月新契約保費515.2億元排名季軍、 年增13%。

  凱基人壽、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分別為4 16.5億元、390.4億元及336.3億元,年增各34.9%、23.9%及16.6% 。換言之,今年前七月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全數較去年同期 兩位數增長、業績暢旺。

  單看7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459.1億元、年增9.5%。其中,國泰 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150.7億元,為六大壽險裡唯一破百億元的壽險公 司,國泰人壽7月投資型商品強勁成長,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月成長83 %,主因為6月新增標的IPO帶動通路銷售力道,且上半年外溢保單新 契約保費達143億元,持續領先業界。

  富邦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88.9億元,南山人壽為60.1億元,凱基、 新光與台灣人壽新契約保費分別為49億元、41.6億元與68.8億元。

  壽險業者估計,今年前七月全體壽險新契約保費估破5,800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可望超過三成。
13 星展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二季數位存款戶數合計為2,648.97萬戶,季增 3.53%、年增18.81%,無論是季增率或年增率都創下新低,金管會 12日表示,主因是部分銀行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加上近年數位存款戶 開戶基期較高所致,截至今年6月底,每位年滿18歲成年人平均有1. 32個數存戶。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今年第二季季成長與年成長都有 趨緩現象,主因有二,一是部分銀行因為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導致數 位存款帳戶成長趨緩;二是因近年來整體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基數 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每千位成年人就有1,320個數位存款帳戶,相 當於每位成年人有1.32個數位存款帳戶,使成長率逐步趨緩。

  若以第二季底的國銀數位存款帳戶數排名來看,由台新銀行的Ric hart帳戶數居冠,達448萬戶,其次為國泰世華銀的305.3萬戶,拿下 第三名的是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達214.7萬戶,第四、五 名分別為永豐銀DAWHO的206.1萬戶、一銀iLEO的205.8萬戶。

  而帳戶數「百萬俱樂部」銀行另有五家,包含中信銀133.1萬戶、 玉山銀126.6萬戶、北富銀111.5萬戶、華南銀105.9萬戶及彰銀105. 4萬戶。

  從趨勢上看,季增前五名是台中銀、華泰銀、凱基銀、星展銀和臺 企銀,分別是39.22%、19.05%、17.27%、13.85%和11.25%;年 增率最高前五名是台中銀、星展銀、凱基銀、滙豐銀及臺 銀,分別增加20490%、154%、106%、66%及45%,其中,台中銀 從去年第二季僅104個數位存款帳戶,截至今年第二季增加到2萬1,4 14個帳戶,成長速度達204.9倍,顯示開始搶攻數位存款戶市場。
14 滙豐商銀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二季數位存款戶數合計為2,648.97萬戶,季增 3.53%、年增18.81%,無論是季增率或年增率都創下新低,金管會 12日表示,主因是部分銀行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加上近年數位存款戶 開戶基期較高所致,截至今年6月底,每位年滿18歲成年人平均有1. 32個數存戶。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今年第二季季成長與年成長都有 趨緩現象,主因有二,一是部分銀行因為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導致數 位存款帳戶成長趨緩;二是因近年來整體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基數 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每千位成年人就有1,320個數位存款帳戶,相 當於每位成年人有1.32個數位存款帳戶,使成長率逐步趨緩。

  若以第二季底的國銀數位存款帳戶數排名來看,由台新銀行的Ric hart帳戶數居冠,達448萬戶,其次為國泰世華銀的305.3萬戶,拿下 第三名的是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達214.7萬戶,第四、五 名分別為永豐銀DAWHO的206.1萬戶、一銀iLEO的205.8萬戶。

  而帳戶數「百萬俱樂部」銀行另有五家,包含中信銀133.1萬戶、 玉山銀126.6萬戶、北富銀111.5萬戶、華南銀105.9萬戶及彰銀105. 4萬戶。

  從趨勢上看,季增前五名是台中銀、華泰銀、凱基銀、星展銀和臺 企銀,分別是39.22%、19.05%、17.27%、13.85%和11.25%;年 增率最高前五名是台中銀、星展銀、凱基銀、滙豐銀及臺 銀,分別增加20490%、154%、106%、66%及45%,其中,台中銀 從去年第二季僅104個數位存款帳戶,截至今年第二季增加到2萬1,4 14個帳戶,成長速度達204.9倍,顯示開始搶攻數位存款戶市場。
15 連線商銀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二季數位存款戶數合計為2,648.97萬戶,季增 3.53%、年增18.81%,無論是季增率或年增率都創下新低,金管會 12日表示,主因是部分銀行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加上近年數位存款戶 開戶基期較高所致,截至今年6月底,每位年滿18歲成年人平均有1. 32個數存戶。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今年第二季季成長與年成長都有 趨緩現象,主因有二,一是部分銀行因為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導致數 位存款帳戶成長趨緩;二是因近年來整體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基數 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每千位成年人就有1,320個數位存款帳戶,相 當於每位成年人有1.32個數位存款帳戶,使成長率逐步趨緩。

  若以第二季底的國銀數位存款帳戶數排名來看,由台新銀行的Ric hart帳戶數居冠,達448萬戶,其次為國泰世華銀的305.3萬戶,拿下 第三名的是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達214.7萬戶,第四、五 名分別為永豐銀DAWHO的206.1萬戶、一銀iLEO的205.8萬戶。

  而帳戶數「百萬俱樂部」銀行另有五家,包含中信銀133.1萬戶、 玉山銀126.6萬戶、北富銀111.5萬戶、華南銀105.9萬戶及彰銀105. 4萬戶。

  從趨勢上看,季增前五名是台中銀、華泰銀、凱基銀、星展銀和臺 企銀,分別是39.22%、19.05%、17.27%、13.85%和11.25%;年 增率最高前五名是台中銀、星展銀、凱基銀、滙豐銀及臺 銀,分別增加20490%、154%、106%、66%及45%,其中,台中銀 從去年第二季僅104個數位存款帳戶,截至今年第二季增加到2萬1,4 14個帳戶,成長速度達204.9倍,顯示開始搶攻數位存款戶市場。
16 臺灣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3
  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二季數位存款戶數合計為2,648.97萬戶,季增 3.53%、年增18.81%,無論是季增率或年增率都創下新低,金管會 12日表示,主因是部分銀行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加上近年數位存款戶 開戶基期較高所致,截至今年6月底,每位年滿18歲成年人平均有1. 32個數存戶。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今年第二季季成長與年成長都有 趨緩現象,主因有二,一是部分銀行因為行銷推廣活動減少,導致數 位存款帳戶成長趨緩;二是因近年來整體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基數 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每千位成年人就有1,320個數位存款帳戶,相 當於每位成年人有1.32個數位存款帳戶,使成長率逐步趨緩。

  若以第二季底的國銀數位存款帳戶數排名來看,由台新銀行的Ric hart帳戶數居冠,達448萬戶,其次為國泰世華銀的305.3萬戶,拿下 第三名的是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達214.7萬戶,第四、五 名分別為永豐銀DAWHO的206.1萬戶、一銀iLEO的205.8萬戶。

  而帳戶數「百萬俱樂部」銀行另有五家,包含中信銀133.1萬戶、 玉山銀126.6萬戶、北富銀111.5萬戶、華南銀105.9萬戶及彰銀105. 4萬戶。

  從趨勢上看,季增前五名是台中銀、華泰銀、凱基銀、星展銀和臺 企銀,分別是39.22%、19.05%、17.27%、13.85%和11.25%;年 增率最高前五名是台中銀、星展銀、凱基銀、滙豐銀及臺 銀,分別增加20490%、154%、106%、66%及45%,其中,台中銀 從去年第二季僅104個數位存款帳戶,截至今年第二季增加到2萬1,4 14個帳戶,成長速度達204.9倍,顯示開始搶攻數位存款戶市場。
17 台灣美光
摘錄工商A 12
2025-08-13

  受惠於人工智慧(AI)帶動的高階記憶體需求持續火熱,美光宣布 上調2025會計年度第四季(2025年6月至8月)財測,預估營收將達1 11億至113億美元,季增19.34%至21.49%,優於原先預估的104億至 110億美元。毛利率預計達44%至45%,高於原先的41%至43%;每 股稅後純益(EPS)上看2.78至2.92美元,顯示獲利動能同步強化。

  法人指出,台系記憶體上游廠商如南亞科、華邦電等,未切入高頻 寬記憶體(HBM)市場,但受惠先前DDR4現貨報價上漲,將推升第三 季營運,12日包括新上市凌航、南亞科、宇瞻、華邦電等記憶體族群 ,股價漲逾6%。

  美光指出,AI驅動的資料中心產品需求強於預期,加上新產品推出 、單機記憶體容量提升,以及客戶庫存持續回補,帶動下半年位元出 貨量將高於上半年。

  雖然PC與智慧型手機短期需求偏弱,但在DRAM與NAND Flash價格回 升支撐下,美光樂觀看待2025年整體營運,並透露AI應用所需的高頻 寬記憶體(HBM)訂單,至2025年底已全數售罄,高階SSD供應同樣吃 緊。

  另據陸媒消息指出,美光將對中國大陸區進行業務調整,主要原因 是,行動NAND產品市場持續疲軟,且相較其他NAND領域成長放緩,美 光因而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停止未來行動NAND產品的開發,包括終止U FS 5(第五代通用快閃記憶體)的研發。

  此一決策僅影響全球行動NAND產品開發,美光將持續開發並支持S SD、汽車及其他終端市場的NAND解決方案,並繼續在全球推進行動D RAM業務,提供業界領先的DRAM產品組合。

  據悉,美光的NAND行動業務(UFS、eMMC)已多年虧損,加上NAND 需求重心逐漸轉向資料中心領域,該公司因而決定不再自行開發UFS 與eMMC產品,而是專注銷售NAND顆粒給模組廠,由其製作UFS與eMMC 成品。
18 住商實業
摘錄工商A 13
2025-08-13
 台中七期新市政中心豪宅與商辦產品持續穩健銷售,今年上半年六 大新案合計貢獻近80億元成交金額,尤其「寶璽天讚」及「聯聚理安 大廈」兩大豪宅預售案,上半年合計銷售逾24億元,顯示七期頂級豪 宅市場雖然量少,卻仍具備強勁購買力。

  根據實登揭露,「寶璽天讚」上半年累計成交金額達14.61億元, 成為上半年成交金額最高的七期豪宅預售案。

  聯聚建設雙豪宅預售案「聯聚理安大廈」與「聯聚玉衡大廈」,均 價雙雙突破百萬元,不僅為七期豪宅單價定錨,雙案上半年合計成交 金額突破20億元。聯聚預計第四季推出七期第三棟豪辦案「聯聚中衡 大廈」,規劃60至130坪產品,總銷上看200億元。

  七期新市政中心的商辦產品,上半年銷售同樣穩健。興富發的「市 政壹號廣場」,上半年創下逾25億元成交金額;允將建設的「TST台 灣之鑽」亦有數筆百坪以上合併戶交易,單價站上9字頭。上述兩大 商辦上半年合計銷售金額逾33億元。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店協理黃盟翔表示,七期新市政中心總面積約 108公頃,扣除46%的公共設施用地後,可開發建地僅約18萬坪,目 前剩不到10%的可用供給,且其中一半是商業用途。豪宅產品的稀有 性不僅造就創價空間,也使得七期成為中台灣單價、總價雙高的指標 區域。

19 公勝保經
摘錄工商A 15
2025-08-13
 公勝保經(6028)再創佳績,連續七年穩坐中華徵信所評鑑台灣保 經業冠軍,並於《2025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中首度躋身500 強,企業經營績效混合排名由去年第583名挺進第274名,金融業經營 績效從第65名晉升至第32名,挺進前50大。

  同時,在百萬圓桌協會(MDRT)公布2025年全球百大公司排行中, 公勝保經以614名會員人數連二年奪下台灣保經業之冠、全球排名第 32名,更有103位菁英取得更高標準COT會員資格,展現公司在人才培 育與經營效益上雙重突破。

  董事長蔡聖威指出,2025年1至6月公司營收達24.2億元,年增15. 18%,在外部環境面臨IFRS 17、ICS 2.0上路、國際貿易波動及匯率 變化,高齡少子化與財富分配兩極化等多重挑戰下,公勝保經以「業 務專業化、團隊菁英化、客群高端化」三大策略積極布局。

  在內部發展上,公司持續深化人才培育,推動五大專業證照制度, 擁有業界最多持證人數,今年更由總經理陳德成率領30位MDRT菁英赴 美邁阿密參加MDRT年會,與全球業界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202 5年則成立「頂尖菁英部」與「頂尖菁英會所」,協助業務打造一流 品牌,與高端客群進行多元互動,完善資產配置服務。

  展望未來,公勝保經將持續投入金融科技,提供業務夥伴與保戶一 站式服務,推動公益與永續發展,落實普惠金融,完成2026年達1,0 00位MDRT會員目標,帶領更多夥伴實踐「守護擎愛、創造身價、傳承 財富」企業使命。
20 台灣積層
摘錄工商A 18
2025-08-13
  隨著全球製造業迎來轉型升級浪潮,3D列印技術正快速滲透產品開 發、模具製作、及小量生產等環節,成為製造創新的關鍵驅動力。為 協助中小企業掌握最新積層製造應用趨勢與導入策略,3D列印協會將 於8月20日南港展覽館二館S1330論壇區舉辦「2025積層製造關鍵技術 論壇」,邀集產業指標廠商與專家,聚焦最新技術應用、材料選擇、 精度與速度優化、以及從打樣到量產的實戰經驗。

  面對製造業數位轉型與少量多樣生產需求日益提高,論壇旨在協助 企業掌握積層製造技術的導入切點,提升產品開發效率與製造彈性, 並因應日趨嚴峻的全球供應鏈挑戰。

  論壇議程自13:00展開,將由前3D列印協會理事長Roger擔任開場引 言,接續三場專題演講內容精采,包括馬路科技分享「解放設計限制 :3D列印打造無模化批量製造」、通業技研探討「從打樣到量產:P olyJet、P3、SAF、FDM的選擇與策略」,以及台科大教授剖析「多材 料列印與複合材料列印發展現況與應用」,期盼透過實務經驗的傳承 ,協助與會者掌握市場脈動與導入方向。

  本論壇採付費報名制,3D列印協會會員可享優惠票價,名額有限, 報名即日起開放至額滿為止,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請參閱主辦單位3 D列印協會官方網站。
 
第 1 頁/ 共 27 頁( 538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