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建議政府納入能源政策 |
摘錄經濟A 12 |
2025-04-30 |
聚界潔能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張立荃昨(29)日表示,近兩年來全球核融合能源發展已掀起一場新浪潮。從微軟、亞馬遜、OpenAI領導人支持的核融合新創,到Google、Meta推動AI加速核融合模擬,據統計自2021年至今,各國對核融合新創領域的投資已突破120億美元,形成史上最大規模民間核融合研發潮。
他表示,核融合作為潔淨、安全、可持續的能源選項,將是未來AI、超級運算、智慧產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世界各國已積極投入,台灣必須及早布局,正如30年前台灣參與了半導體革命,今天台灣有絕佳的條件, 透過材料科學、精密工業、製造技術、系統整合,參與並主導核融合新產業鏈。
張立荃表示,建議政府應將核融合納入國家能源政策與戰略視野,不僅要積極支持技術研發與實驗室建置,更應同步推動跨領域人才的長期培育。此外,他也呼籲政府積極扶植新能源與科學技術領域之新創企業,建構涵蓋早期資金投入、測試場域提供、專法規指引等要素的完整支持體系,並系統性推動創新生態圈之建立。
政府也應積極促成與全球領先機構合作,引進關鍵技術與資金資源,加速台灣能源科技產業之國際接軌與技術升級,進而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發揮關鍵影響力。
|
2 |
AI數據中心 整合研究成果 |
摘錄經濟A 12 |
2025-04-30 |
聚界潔能國際公司昨(29)日宣布,為了讓全球各領域人士都能對核融合科技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聚界潔能繼推出Alpha-E教育系統之後,再度發表最新平台技術-核融合AI數據中心(Fusion AI Data Center),並已與八所國際大學與研究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聚界潔能國際日前在摩納哥舉辦的「摩納哥清潔核融合能源論壇」中,正式對外推廣「核融合AI數據中心」。聚界並在論壇現場與八個來自歐、美、亞洲及南美洲八個學術機構簽署MOU,這八個機構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牛津大學、美國普渡大學、義大利能源研究中心、澳門理工學院、巴西原能研究院、台灣成功大學、及東歐的蒙特內哥羅大學。
聚界潔能表示,核融合AI數據中心是全球首個專為核融合科研設計的AI數據中心,希望能成為核融合研發界的下一代協作中心。
該資料中心以聚界先開發的Alpha-E教育系統為基礎,將來自大學、國家實驗室、新創公司和產業合作夥伴的實驗、模擬和理論數據整合到一個統一的AI驅動平台中。
針對Alpha-E教育系統,聚界潔能公司也強調,這項產品並非僅限於核融合教育,而是一個涵蓋粒子加速器、電漿科學、核醫學、放射線應用、真空工程、熱傳控制與下一世代能源技術的整合式教育平台。其結合虛擬實驗、模擬模組與產學實作課程,能有效讓高中、大學乃至研究所學生,提前接觸尖端科學與工程基礎,培養具備跨領域思維與實務應用能力的科技創新人才。
|
3 |
聚界潔能展示核融合技術 |
摘錄經濟A 12 |
2025-04-30 |
國內唯一核融合發展公司聚界潔能國際(Alpha Ring International)與摩納哥Prince Albert II基金會共同主辦的「摩納哥清潔核融合能源論壇(Monaco Clean Fusion Forum)」日前結束。聚界潔能國際執行長劉宇環昨(29)日表示,透過這次論壇,將能讓台灣的核融合技術發展也能揚威國際,造福人類。
這次論壇匯集全球頂尖的核融合領袖、科學家與企業家,與會貴賓包括摩納哥阿爾貝二世親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副署長Mikhail Chudakov、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主任Kimberley S. Budil、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組織副總幹事Alain Becoulet、德州儀器技術長Ahmad Bahai等近20人,吸引18個國家、160個研究單位,共250位各國專家出席。
聚界潔能首次在摩納哥舉行論壇,主題涵蓋全球核融合戰略對接、人工智慧(AI)加速核融合應用,以及核融合教育革命。聚界潔能亞洲區董事長谷月涵表示,論壇探討的內容不僅包含核融合科技,還包括不同國家政府政策、以及在醫療等其他產業的應用等。
谷月涵說明,這次論壇邀請的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以及ITER等大型單位,過去透過國家甚至跨國資源投入鉅資推廣核融合技術已有多年,但是近年來已有愈來愈多民間企業投入,例如聚界潔能等企業用較小的資金規模發展小型核融合設備,並利用AI讓研發成本大幅降低,相信這將有助於縮短核融合商業運轉時間。
此次論壇有一大亮點,就是聚界潔能發表全球首個「核融合AI數據中心」,這座數據中心結合高效能運算、即時分析與遠端模擬功能,打破地理與技術邊界,平台整合來自大學、國家實驗室、新創企業與產業夥伴的實驗數據、模擬結果與理論模型,建構出一個AI驅動的全球協作樞紐,推動核融合科研跨越實驗室疆界。
論壇其他的重點還包括「核融合教育」專場座談, 是聚焦全球頂尖大學如何培育跨學科的新世代科學家,打造下一波核融合革命的尖兵;另外,還有「全球倡議圓桌論壇」,是聚焦美國、歐盟、巴西、義大利等國家政策對接與資金部署,激盪全球合作新模式;最後還有「早期商轉」與「核融合×AI」論壇,主要是探索AI如何成為核融合技術,並從理論走向產業落地的關鍵引擎。
|
4 |
聚界潔能拚核融合商轉 |
摘錄經濟A 11 |
2024-10-25 |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指出,對「新核能技術抱持開放態度」,希望台灣也能跟上全球趨勢和新的核能技術。國內唯一核融合技術開發公司聚界潔能執行長劉宇環昨(24)日表示,全球普遍認為核融合技術的商業化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但是聚界潔能公司憑藉技術創新和設備小型化的優勢,有機會在五年內讓小型核融合技術實現商業化。
美商中經合集團23日在台南舉行股東會,並攜手由跨境創投、美商中經合集團投資成立的「聚界潔能」共同舉辦「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高峰會」。中經合董事長與聚界潔能執行長劉宇環表示,清潔能源的發展刻不容緩,台灣憑藉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技術,可以在核融合技術研發中發揮關鍵作用。台灣在精密製造方面的強大實力,也能為核融合設備的核心組件提供高效支持,進一步推動技術的落實與發展。
劉宇環並表示,儘管全球普遍認為核融合技術的商業化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但聚界潔能憑藉技術創新和設備小型化的優勢,將目標設定為五年內實現商業化。
聚界潔能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張立荃說明,該公司開發的首項產品核融合熱能系統,目前全球已有11家公司正朝著相同的目標在努力,其中聚界開發的系統可說是全球體積最小的設備。張立荃表示,雖然距離商業化階段,還需要投入相當大的努力,但是聚界已透過國內外業界及學界協助,努力克服關鍵零組件及材料上的問題,未來希望能在台灣打造核融合技術的產業鏈。
聚界潔能公司目前也與多個國際機構合作,包括與巴西國家核能研究院(IPEN)和摩納哥皇室基金會等陸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尤其是與巴西的合作,將可為了參與2025年在巴西舉行的第三十屆氣候變遷高峰會(COP30)鋪路。
|
5 |
創投×影響力投資 共創永續未來 |
摘錄工商時報 |
2024-10-09 |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能源匱乏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近年來持續惡 化,對全球的永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採取積極行 動,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找到永續發展的道路。
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針對ESG全球永續所面臨的關鍵 問題進行投資,產生正面可衡量的影響力,同時為投資人創造合理的 財務回報。ESG投資決策早期是以排除法來篩選,選擇「不造成環境 社會負面影響」篩選投資標的。希望經由資本來影響企業對ESG的重 視及實踐。影響力投資則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主動發掘投資新 興的科技或是應用項目,解決環境問題、提升社會福祉、增進健康照 護,以達成全球永續目標。
■全球影響力投資 關聯資產已逾2.3兆美元
根據IFC的統計,全球影響力投資關聯資產已經超過2.3兆美元。影 響力投資需要發掘新興早期科技應用項目,創業投資公司 (下稱創 投)則是影響力投資裡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而著眼於投資早期新創公司的中經合,更是透過影響力投資心法, 扶植能解決人類生活及市場發展痛點的新興科技,主動為生活帶來改 變。自創立以來諸如無線通訊、最早出現的電子商務平台、聲霸卡, 以至於近代出現的無人駕駛、腦機介面、回收再利用/再生材料及潔 淨能都是。近年更聚焦於高科技、永續發展及生物醫療三大領域。
永續發展領域如核融合、生物可分解材料及塑膠製品回收,不僅減 少環境污染,更能改善地球可持續性。尤其潔淨能源解決方案是近年 全球積極追求的目標,且電力即國力,更是經濟和產業發展必需的基 礎建設。中經合早於八年前即投資聚界潔能,專注於桌上型核融合設 備的研發;而核融合是潔淨能源產業的聖杯。聚界潔能已有全球第一 個核融合反應器能量增益比(Q值)大於一,且在實驗室有長時間運 行超過八小時的紀錄。核融合反應的過程中不會產生輻射及污染,是 綠色潔淨的能源。目前公司已經開始進行產品的商業化。核融合的科 技研發過程有很多挑戰,但是我們將它視為創新的機會。科技的應用 領域非常大,成功商業化後,將會是下一代的能源革命,對全球能源 產業有巨大的影響力。
而專注將垃圾化為各種創新建材的小智研發,則利用各式回收再製 的打造出全新魅力的建築與空間。最知名的實例,即是以150萬支回 收塑膠瓶在台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內九層樓高的「遠東環生方舟」。 以及與Nike合作利用廢棄的包裝盒、咖啡杯蓋製成鞋盒「AIRBAG」等 成功案例。不但減低環境污染,也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達成永續的 循環經濟體系新實踐。
■新興科技有助 降低產業成本提高效率
而新興科技如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互聯網,自動駕駛協助產業 ,可降低產業成本提高效率;醫療科技如基因編輯、新藥開發、腦機 介面,則能改善健康照護,並增進社會福祉。包括成功在日本上市的 台灣獨角獸Appier,則是以運用人工智慧協助企業全渠道的行銷,幫 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公司順利於2021年在東京證交所上市。也 致力成為ESG最高標準的公司,例如公司所選用的數據中心必須使用 100%的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辦公場所,已有76% 符合LEED 綠建築 標準的辦公大樓。
此外,我們也投資了利用全新現代化科技建置垂直農場種植無農藥 、無污染的生鮮蔬菜的源鮮智慧農場。成功的在桃園完成第一個觀光 農場後,也開始將技術輸出到其它氣候不適合生長新鮮蔬菜的國家。 在這些氣候不穩定的區域,可以在當地提供全年無休持續穩定的新鮮 蔬菜供應,解決社會市場需求,同時省卻許多蔬菜跨海運輸的成本, 對社會及環境提供重大的貢獻。
這些投資案例都證明了創投在影響力投資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 過投資協助解決ESG所面臨的問題、提升社會福祉。也期待投資人更 能了解創投及影響力投資的的重要性,結合資本及創投,扶植更多的 對全球永續發展有影響力項目,也為我們人類美好的未來,盡一份心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