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中華電 孵兩隻AI小金雞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4-28 |
擴大AI布局,中華電信正規畫將兩支AI育成團隊獨立成立公司,其 中,InventAI隸屬於中華電信研究院新創育成中心,中華電信不僅要 將InventAI獨立成立公司,並計畫於下半年IPO。
另一支影像識別新創育成團隊,已在無人機3D智慧巡檢與交通事件 分析做出成績,也規畫成立獨立公司,但目前尚未訂出時間表。
中華電信強調,新創團隊分拆獨立公司後,以提供企業轉型升級的 AI關鍵技術為主,可望為母公司中華電信挹注亮麗營收貢獻。
InventAI團隊組成於2017 年,初始任務是中華電信內部使用之AI 開發平台(AI PaaS) 之研發。自2022年起,以「DeepFlow智慧分析 平台」進行外部之產品銷售,已成功落地至數個政府機關、企業與學 院科技計畫合作等案場。合作夥伴包括NVIDIA、GoodLinker等,主要 客戶有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關稅署、衛福部、中油、台電等。
中華電信日昨舉辦「集團AI科技論壇」,首度以「母雞帶小雞」的 姿態,由董事長簡志誠及子公司高階主管共同發表最新AI產品及創新 應用服務。簡志誠表示,中華電信為推動AI 2.0策略布局,今年將積 極擴大海地星空的基礎建設,並將全省IDC中心升級為AI-DC中心並建 置AI-DC算力雲,同時以AI軟實力發展行業別的AI應用。
總經理林榮賜進一步指出,AI的發展需要夥伴生態系同行致遠,因 此,中華電信將積極打造AI集團艦隊,對內激勵獨立成立新公司,對 外亦廣結盟AI新創,從集團子公司、創投、投資基金到新創團隊,打 造具備台灣韌性的AI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
中華電信旗下子公司包括是方電訊、中華精測、資拓宏宇、中華資 安、勤崴國際,轉投資公司科科科技、緯謙科技、iKala科技。
目前已分別在AI資料中心、半導體、數位轉型、資安科技、自駕車 、多媒體、智慧製造、數據/雲端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未來都要積 極發展AI應用或服務等相關業務。
|
2 |
石化公會疾呼 中油應加速新四輕投資布局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4-28 |
美國關稅衝擊全球貿易風險升溫、供應鏈布局重組,加上地緣政治 催化,各國對半導體、能源等關鍵生產自主趨勢愈顯升溫,在在牽動 台灣經濟、產業發展。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疾呼建言表示,政府側重 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都需石化提供原物料;以製造半導體原材料來看 ,電子特用氣體、光掩膜、光刻膠、配套試劑、拋光液、光阻材料、 濕化學品等石化相關製品占比達6成以上,凸顯其在國家產業政策關 鍵布局之重要性。
隨台灣電子、半導體投資大幅擴充,台積電高雄P1到P5廠的投資計 畫持續推進,面對AI、半導體加速投資及貫徹淨零減排政策,石化產 業更應透過中油啟動煉化轉型產業升級投資計畫(新四輕),支援更 高階、龐大的新應用需求,以新廠、新製程,汰舊換新,強化減碳、 循環經濟、高值的進步能量,延續關鍵原料自主掌控力,創造經濟、 環保共生新局勢。曹明指出,石化產業涵蓋各種中下游原料與成品, 如太陽能板、風機葉片、各類電池、人造纖維、塑膠、橡膠、各種化 學原料等;即使各國為減少極端氣候影響,推動CCU(二氧化碳捕捉 與利用),亦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烯烴。
全球評估石化業以乙烯產能為指標,也代表各國推展產業升級的支 援能量。大陸因有廣大巿場,殼牌、美孚、巴斯夫等競相在大陸興建 一體化石化園區,2022年後大陸乙烯產能已排全球第一,其次為美國 ,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三。台灣乙烯產能從過去第六滑落至第14名, 甚至輸給泰國與新加坡。
曹明認為,石化產業雖因大陸擴建處於供過於求,但隨經濟發展需 求增加,且大陸老舊乙烯廠逐漸淘汰,煤化工乙烯廠也因環保、能源 價格變化減少,各國如何透過石化新投資,擴大經濟升級、利基轉型 ,實為重要永續發展機會。
曹明強調,乙烯廠操作壽命多是25年,中油四輕操作已逾40年,隨 著科技進步及環保要求,新工廠在能源耗用及污染排放都會有大幅度 改善,因此中油啟動新四輕投資反能成為石化廠提升能源效率與智慧 化的標竿工廠。泛中油體系業者希望高雄巿府能協助中油完成中央已 核定的四輕更新計畫,除保障在地工作權,更是建置強勢支援高雄高 科技發展的關鍵能量。
|
3 |
航空、石化攜手 永續航空燃料啟動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4-24 |
交通部主導下,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中油和台塑等企業,攜 手桃園、松山和高雄小港三大機場,23日啟動SAF(永續航空燃料) 元年的儀式,交通部長陳世凱說「這只是開始」,追求2030年航空器 使用5%SAF的進程,並將持續下去,達到2050國際航空淨零目標。
交通部23日在高雄國際機場舉辦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AF )啟動儀式。陳世凱指出,SAF這個開始不容易,未來應也會很辛苦 ,重點是要持續做下去,需要生產端和使用端共同努力,他向SAF的 生產端中油、台塑和使用端華航、長榮航、星宇等,表達感謝,共達 邁向航空減碳的願景。
他說,面對氣候變遷的全球挑戰,航空業是減碳的重要產業,而台 灣作為國際社會一員,責無旁貸,行政院已經將SAF列為我國減碳旗 艦行動計畫之一,交通部也已成立工作平台,與經濟部跨部會合作, 分別由民航局及能源署組,成立SAF使用與供應工作小組來推動。
民航局指出,台灣中油及台塑石化兩大油品供應商,已於去年12月 及今年2月取得CORSIA國際認證,並在今年分別進口400噸與自產5,5 00噸SAF,除23日添加航班之外,後續也會繼續提供國籍航空公司使 用,預估今年減碳效益可達1.5萬噸。
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國際航空減碳必須遵循國際民航組織(ICA O)規範,在國際機場導入SAF是全球趨勢,由於國際上推動SAF尚在 起步階段,參考ICAO於2023年召開第三屆航空替代燃料會議的決議, 及先進各國推動作法,目前民航局以鼓勵取代強制,希望各國籍航空 公司以2030年的SAF使用量,達到總航空燃油使用量的5%為目標,未 來也將持續鼓勵國籍航空公司支持採購國內所供應的SAF。
|
4 |
EVOASIS充電樁 進駐北市公有停車場 |
摘錄工商A14版 |
2025-04-23 |
隨台灣電動車數量穩定增加,第三方充電站業者拓點腳步不停歇, EVOASIS
(源點科技)攜手台北市政府於22日宣布,全面進駐台北市 公有停車場,全市八
大行政區共超過300支AC(慢充)充電樁正式啟 用,今年無論快充(DC)或慢充
充電樁都將倍增,其中慢充將突破1 ,500支。
隨著充電網絡布局日益完整,源點科技副董事長鄭旭捷表示,今年 3月公司
已相當接近損益兩平,今年內有望轉盈。此外,為持續擴張 事業版圖,目前
EVOASIS也持續推進IPO相關事宜,預計明年第二季登 錄興櫃、明年底前轉上
市。
EVOASIS此次獲台北市政府委託進駐台北市公有停車場,打造智慧 充電生態
圈,共將設立超過300支AC智能充電樁,且為全台第一家「 AC隨插即充」,鄭旭
捷指出,車主僅需首次註冊,未來插上充電槍即 可自動啟用充電,完成後自動付
款,大幅簡化充電流程,增加車主便 利性。
鄭旭捷指出,EVOASIS持續擴大台灣充電網絡布局,已迅速成為國 內同時擁
有快、慢充合計規模最大的第三方充電站,在去年全台已設 有400支快充充電槍
及600支慢充充電槍後,今年底目標將翻倍至各8 00支及1,500支以上。
鄭旭捷說明,為滿足車主各種充電情境需求,EVOASIS認為仍應採 快慢充並
行布局,因此接下來仍將以大型快充站為主、慢充為輔,讓 EVOASIS充電網絡更
為完整。
對於電動車市看法,鄭旭捷指出,雖成長速度放慢,但整體電動車 規模仍持
續擴大,此一趨勢沒有改變,因此品牌樂觀電動車充電需求 ,也將繼續加大布局
力道。
除此次進駐公有停車場以慢充為主,都會區也推出「SUPER OASIS 超級綠
洲」大型快充站,同時也與包括中油、台糖、統一等加油站以 及家樂福、微風、
禮客等大型百貨商場合作,進一步擴大快充網絡。
|
5 |
台美關稅談判重點 賴清德:優先提高油氣採購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4-23 |
因應美國公布新的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22日表示,對美國將提高 採購,包括
天然氣、石油等國家必要能源,這既是台美雙方關稅談判 重點,也是台灣強化能
源自主、能源韌性的重要環節。據悉,中油表 達將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田開發占
1/10股權約投資44億美元,2032 年開發完成一年爭取採購600萬噸。
賴清德22日在世界地球日接見環團之時,提及天然氣將列為第一優 先採購項
目,希望環團給予支持,環團會後表示,擔憂台灣未來不斷 發生搶建、強建及擴
建天然氣接收站情形,碳排會大幅增加,經濟部 應提出政策環評。
中油在3月20日與阿拉斯加州政府國營公司AGDC簽署「阿拉斯加液 化天然氣
(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LOI)」,將採購LNG,並 爭取上游投資參與
權,比例大約占1/10,以這項開發案初估440億美 元來看,預計將投資44億美
元。
因應第二次能源轉型,天然氣發電占比將達50%,未來十年最大天 然氣需求
數量2,500萬噸。為了掌握國家未來穩定氣源,並改善台灣 對美國6、700億美元
順差,政府決定擴大對美採購液化天然氣。
113年我進口天然氣總量2,113噸,對美採購約200萬噸,占比約10 %。這2年
我方希望增到對美進口占比至20%約400萬噸,2028年達3 0%、600萬噸。
由於中油目前累計虧損700多億元,經濟部希望爭取國發基金或政 府四大基
金參與共同投資,目前政院在評估中。
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完成約在2032或2033年,第一期開發一年可供 數量
1,800萬噸,而我向卡達採購LNG的長約450萬噸2032年到期,剛 好銜接阿拉斯加
天然氣,因此我向美方喊價,爭取採購數量一年600 萬噸,但泰、日、韓應會參
與,能否爭取到600萬噸,尚未可知。
|
6 |
亞洲丙烯現貨 報價逆勢揚 |
摘錄工商A8版 |
2025-04-19 |
中美互祭高關稅,雙邊經濟受阻脫鉤壓力暴衝,近期美國丙烷因大 陸買家縮手,價格暴跌,而大陸龐大以丙烷脫氫生產石化上游原料丙 烯廠家,也因遭逢缺料危機,丙烯供給出現缺口,被迫轉赴現貨市場 購買輕油裂解生產之丙烯交付合約客戶,反倒催化近期亞洲丙烯現貨 價格逆勢攀揚,最新報價上漲10美元,每噸達825美元。
相對近期油價、石化上游原料乙烯及苯價因美關稅戰恐導致經濟需 求趨緩,報價連番大幅下滑,不僅油價滑落70美元之下,美國乙烯價 格也下挫至360美元,亞洲乙烯最新報價也下跌25美元,失守800美元 整關卡,每噸價格下探790美元,用於汽車零組組件的丁二烯原料最 新報價也從月初1,340美元重挫至1,040美元,亞洲丙烯近期逆勢攀行 情格外引發關注,中油、台塑化丙烯營運利差有望受惠。
石化廠商表示,大陸用乙烷脫氫生產乙烯的產能僅占大陸乙烯總產 能約2~3%,但採丙烷脫氫進料生產丙烯的產能約占大陸丙烯總產能 20%,其中尤以價格較便宜的美國丙烷為進口大宗。在大陸官方對美 回應祭出高關稅後,大陸丙烷進口頓時出現缺口。
由於中國大陸是僅次日本的美國最大丙烷客戶,中國買家急尋替代 來源,但正在被貿易商「趁火打劫」;即使業者評估轉赴中東、澳洲 及非洲採購,也因短線價格攀揚,無法順利化解因應。
市場預期,以當前大陸丙烷庫存條件來看,大陸5月中旬後丙烷將 面臨美國高進口關稅,丙烷買家勢必要積極尋找5月下旬後原料採購 替代來源,短期丙烯價格將易漲難跌。
不過,以亞洲最新丙烯報價825美元來看,丙烯下游PP(聚丙烯) 終端需求能量相對不足,PP最新價格僅能持平在每噸860美元,PP廠 營運利差嚴重承壓。
|
7 |
中油挺永續 地球日送樹苗 |
摘錄經濟A 13 |
2025-04-18 |
響應世界地球日,台灣中油公司4月19日(周六)上午9時起在全台100處中油直營加油站舉辦「中油綠行動愛你愛我(2025)愛地球」贈樹苗活動,民眾可持發票或回收廢電池至指定加油站兌換樹苗,一起為地球打造綠色永續,留給下一代美好的環境。
台灣中油地球日贈樹苗活動至今已舉辦17年,每年都受到民眾熱烈響應,今年共準備超過兩萬株樹苗供民眾兌換,包括圓葉椒草、嫣紅蔓、薄荷、山蘇及羅勒等,提供兌換的加油站每站皆限量200株,每人一株,送完為止。
台灣中油表示,兌換樹苗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為當日在指定的100處直營加油站加油,持不限金額發票一張即可兌換;第二是自行收集當期(114年3至4月)不限金額發票五張,第三為收集廢電池五個。
民眾可選擇任一種方式前往各活動地點兌換,另為支持綠色生活環保行動,請民眾自備提袋,減塑護地球。
除了中油直營加油站,台灣中油也同步在台北市中油大樓發起捐發票兌換樹苗的活動,鼓勵員工捐發票,捐出的發票將全數贈予「華山基金會」,將愛分享於社會,共同關懷獨居長者。
台灣中油長期投入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等工作,積極參與各項綠色行動,在邁向潔淨能源轉型的同時,不忘實踐ESG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皆響應「422世界地球日」發起贈樹苗活動,希望從一株樹苗開始擴大影響力,鼓勵人人加入植樹行列,家家從事綠藝美化,一同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活動資訊及指定站點可上台灣中油全球資訊網(https://www.cpc.com.tw/News_Contentaspx?n=30&sms=8967&s=110810 )查詢。
|
8 |
公告列計本公司113年度海外礦區資產減損損失23億1917萬元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4-16 |
1.事實發生日:114/04/16 2.發生緣由:本公司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損」規定, 認列海外礦區資產減損損失。 3.因應措施:列計資產減損損失23億1917萬元為113年度損益。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9 |
公告列計本公司113年度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
調整利益23億3948萬元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4-16 |
1.事實發生日:114/04/16 2.發生緣由:本公司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投資性不動產」 規定,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調整利益。 3.因應措施:列計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調整利益23億3948萬元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10 |
中油採購阿拉斯加LNG 郭智輝:可分享經濟價值給鄰國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4-16 |
為減少對美國貿易順差,政府已盤點對美採購的潛力清單,其中, 中油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將 採購阿拉斯加LNG並爭取上游投資參與權,被視為重要策略之一。經 濟部長郭智輝15日於立法院答詢時進一步建議,如果透過大量採購, 將可以分享經濟價值給其他鄰國。
對於中油將採購阿拉斯加LNG,藉此降低航程風險,提升台灣天然 氣供應的可靠性,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政府當然會考量合理的商業 條件,讓中油去投資,同時掌握穩定的供貨來源,且今日、未來對L NG的需求是不同的,會請經濟部及台電合理評估分析,有利於台灣的 當然會爭取。
郭智輝補充,就商業上來講,以他自己的經驗,如果只買一定的量 ,恐不具有談判籌碼,但若可以買更多的量,大概可以分享給其他國 家。至於中油未來要投入多少資金,這並不是台灣想投就可以投,仍 須視美方評估。
依據經部能源統計月報,2024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占比 達9.8%,郭智輝先前指出,若增加採購阿拉斯加LNG,自美國進口的 液化天然氣占比可能擴增至3成。不過,先前中油與美方所簽的只是 投資意向書而非採購合約,除了台灣之外,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 等國都有意購買。
中油表示,美國過去限制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氣開採,但美國總統 川普上任後有所突破;目前尚未敲定購買量,未來可視台灣需求購買 。此外,中油也爭取投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參與權,如此將成為除 了卡達及澳洲外第三個LNG氣源供應國。
郭智輝指出,國營事業未來十年可對美採購2,000億美元,當中包 括能源、科技、國內需要的產品等,但占比多少是由談判小組做規劃 ,經濟部只是提供一些資訊給談判小組。其中2,000億美元的說法, 是他依據過去的經驗,認為是值得參考的數字。
|
11 |
綠債撐場 今年來規模近500億元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4-05 |
第一季公司發債搶錢意願低,包括中油及台電等大咖還未見身影, 先觀望市場利率走向,發行量可能繼續萎縮,市場預期今年仍是綠色 債券撐場的天氣。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綠債已發出12檔,累計規 模逼近500億元、達467億元。
券商主管預期,第一季企業發債成本增加,雖然季底利率有下滑趨 勢,但多數廠商發債還是先暫緩,先行觀望市場利率走向,即使第二 季債券發行量應會升溫,但全年較去年萎縮應是定局,今年綠債發行 量才是主角。
根據櫃買統計,國內綠色債券發行加溫,今年累計已有12檔率債發 行,合計達467億元;而去年累計發行32檔,達新台幣1,161億元。換 言之,第一季綠債發行量就已逼近去年一半。
觀察綠債發行企業,例如台積電雖有美國投資計畫,但因帳上滿手 現金,且獲利能見度仍高,美國投資也可能在當地發籌資,在台債市 場仍未有一般公司債計畫,從去年開始全面都是發綠債為主。
台積電去年累計發行343億元,全面都是發出綠債,而今年3月底進 場發債192億元也同為綠債,募得資金將用於綠建築、使用再生能源 及綠色環保相關的支出。其他還包括高雄市、台北富邦銀行、第一銀 行、元大銀行、彰化銀行,以及法巴銀行、東方匯理銀行等都有發出 綠債,今年綠債總發行額度預料穩穩超越去年。
依規定,發行綠債須通過法規審核,並非隨意就可發行,且須將取 得資金全數應用於綠色投資計畫,當中包含能源節約、汙染防治、廢 棄物回收及水資源節約潔淨等相關應用,因此,對廠商而言,發行綠 債將可望順應當前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
隨著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市場對綠色金融需求將持續成長 ,櫃買中心表示,持續促進我國永續金融的發展並配合主管機關推動 永續金融政策,持續將永續發展債券列為重要推動業務。包含綠債在 內的永續發展債券,去年發債金額高達1,492億元,而櫃買中心喊話 今年發行金額目標,仍以衝破千億為主,至少達1,200億元。
|
12 |
台積電進場 點火Q2企業發債潮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4-05 |
今年隨川普上任,關稅戰及各項政策令市場措手不及,不確定性風 險大增,第一季公司債發行市場冷清清,發行量明顯萎縮。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第一季合計僅87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1, 380.7億元大減36.8%;但許久未發債的台積電,第一季底終於進場 發債,為第二季整體企業發債點燃引信。
去年整體公司債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有近1,750億元發債量, 但今年第一季發債量有明顯萎縮。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近期利率 還是居高不下,公司發債意願在第一季降至冰點,另一方面是企業研 判國內債券利率有機會走低,也不急著在利率高點發債。
市場預期川普關稅政策恐令經濟出現衰退疑慮,聯準會不排除提早 重啟降息,市場預估全年美國有2碼降息空間,但降息不排除提早。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上市場對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看法不一,上 半年市場不確定性高,企業發債相對保守,但若降息訊號確立,企業 發債意願勢必會提高。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第一季公司債發行量合計872億元,傳統大咖 台電、中油都還未發債,1月指標公司債以鴻海發出92億元為主;而 2月則有剩下富邦金進場發債72億元;3月則是發債大戶台積電進場, 且是直接一舉發出192億元。
從第一季指標公司債利率觀察,鴻海1月發行的10年券利率來到2. 05%,5年券也揚升至1.98%;富邦金2月發行的7、10年新券利率分 別為2%、2.07%;而台積電3月發行的5、10年新券利率分別回降至 1.9%、2.05%,顯然利率已有回降,企業發債成本終於下降。
券商主管表示,台債市場第一季公司債雖不旺,但金融債連袂發行 ,整季金融債規模逼近600億元,尤其土地銀行發出145億元、中國信 託銀行發債百億元,金融業卯起來狂發債;而近期公司債似乎也有加 溫,3月包括中鼎等公司開始發債,加上台積電也進場,第二季傳統 大咖開始進場,發債量應會有所起色。
另,中油及台電今年尚未發債,但持續面臨虧損壓力,預計後續應 會依規畫持續發債籌資,其餘廠商觀望市場利率走向,第二季聯準會 提早降息,發債將有升溫空間。
|
13 |
乙烯價走穩 台塑華夏樂 |
摘錄經濟C3版 |
2025-04-04 |
邁入第2季,亞洲輕裂廠普遍進入歲修密集期,在供需變化下,目前最大宗石化基本原料乙烯行情止跌回穩,近一周行情持平於每公噸855美元,為下游泛用樹脂報價帶來支撐效應,挹注台塑(1301)、華夏等供應商營運。
市場人士指出,面對亞洲貿易與關稅政策不利終端需求,加上國際原油期貨呈現弱勢格局,買方轉趨觀望,使得乙烯行情上個月面臨下修壓力,自3月初的每公噸900美元一路走滑,3月下旬一度下探855美元,每公噸跌約45美元、跌幅5%。
不過,近期市況出現變化,隨著時序進入第2季,亞洲預計有14座輕油裂解廠將停車歲修,合計年產能1,100萬公噸,將影響乙烯供應量130萬公噸,供需轉變下,近一周成交價每公噸站穩855美元。
考量台塑化和中油對下游各石化廠每月原料供應價格變化主要依據現貨行情、上游石油腦成本等計價公式進行換算,隨乙烯本季價可望易漲難跌,兩大供應商有機會藉此反映,有助獲利。
|
14 |
中油買阿拉斯加天然氣 賴總統:加強能源觀光合作交流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3-22 |
中油20日和阿拉斯加州洽簽購買天然氣MOU,意在對美釋出善意, 改善台美貿易順差。賴清德21日接見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M ike Dunleavy)表示,阿拉斯加州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在能源、 觀光等領域建立穩固合作基礎,未來更密切互動交流,創造彼此繁榮 發展,期待台美合作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強化雙方經濟韌性。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1,163億美元,自美國 進口424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且較2023年的 478億美元,大幅增加55%,成長幅度居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冠,因 此各界關切台灣恐成美國鎖定「骯髒15國」的箭靶,可能會列入美方 4月對等關稅關切名單。據悉,中油對美國採購天然氣比例可擴增占 比逾10%,就是希望避開美國關稅大刀砍向台灣。
賴清德在多場合都提及擴大對美投資及採購,20日晚間在台灣美國 商會「謝年飯」時提到,台灣準備擴大對美國的採購。他並指出,阿 拉斯加的天然氣品質很好,運輸到台灣的距離也近,「我們很有興趣 採購阿拉斯加的天然氣,這不但符合我們的需求考量,也符合我們的 能源安全」。
賴清德21日接見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訪團一行時表示,阿拉斯加州 一直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現在的台灣,已是阿拉斯加州第八大出 口市場、第九大進口來源,希望未來有更密切的互動交流,創造彼此 繁榮發展。
此外,財劃法、今年度總預算案日前遭立法院否決政院提覆議。總 統府21日下午發布總統令,趕在最後期限前「壓線」,依法公布財劃 法以及總預算案。至於政院是否提出憲政救濟,卓揆表示,監院已宣 布24日會提出釋憲,甚至是暫時處分。
|
15 |
中油將買阿拉斯加LNG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3-21 |
台美能源合作將進一步擴大,中油昨(20)日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公營公司
AGDC簽署買賣暨投資意向書,中油將採購液化天然氣(LNG),並爭取上游投
資參與權,以掌握穩定氣源,預計三、四年後可供氣。
這份意向書是由中油總經理張敏及AGDC總經理Frank Richards代表簽署,並由經
濟部長郭智輝、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見證。
中油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能源政策由再生能源轉向石化能源,也鬆綁阿
拉斯加天然氣開採;政府已宣示會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中油已向包含美國在內
的14個國家採購天然氣,去年共進口2,000萬公噸,前三大國家是澳洲、卡達和美
國。
其中,美國供應量占約10%,氣源分別來自德州和路州,目前已有三個20至25年
長期合約,若比較美國現有氣源,航程較遠者約要27天,阿拉斯加氣源航程可望
縮短至10、11天,能降低運送風險,提升天然氣供應可靠性。
而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計畫為AGDC與主要開發商Glenfarne合作積極推動的液化
天然氣出口專案,後續將加速開發,約三至四年即可開始供應天然氣。
|
16 |
中鼎揪日商 拿下LNG儲槽工程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03-05 |
中鼎(9933)集團宣布攜手日商IHI集團旗下子公司IPC拿下中油「洲際LNG儲槽統包工程」;中鼎表示,該案總金額約達266億元,將興建四座18萬公秉地上式雙層圓拱頂式LNG低溫儲槽,預計2030年下半年完工。
中鼎指出,中油位於高雄「洲際LNG儲槽統包工程」是台灣第七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也是中油「高雄港洲際貨櫃二期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心投資計畫」的重要項目之一。
中鼎董事長楊宗興表示,中鼎表示,「洲際接收站LNG儲槽興建統包工程」完成後,不僅可協助中油提升整體LNG儲存能力,確保南部的供氣穩定,更可透過完善的海陸輸氣管網,強化國內北、中、南各接收站相互備援調度,增強台灣的能源供應整合與優化,同時保障電廠、工業及民生用戶的穩定氣源,幫助政府達成能源政策及淨零目標。
中鼎表示,中油「洲際LNG儲槽統包工程」是中鼎集團與日商IHI集團旗下子公司IPC(IHI Plant Services Corporation)共同承攬,中鼎與IHI集團有超過20年的合作經驗,專案團隊有信心以豐富的全球LNG實績,及專案管理經驗,圓滿完成全案。
中鼎攜手日商IHI集團旗下子公司IPC所拿下的「洲際LNG儲槽統包工程」,全案工程總金額約達266億元,將興建四座18萬公秉之地上式雙層圓拱頂式LNG低溫儲槽,預計2030年下半年完工;兩大工程團隊將以友善環境的「綠色工程」,以及智能創新技術,加速節能減排成效,為地球永續作好把關。
中鼎先前公布去年財報,去年營收達1,199.24億元、年增率15.8%,稅後純益達19.42億元,較2023年18.91億元增加約2.7%,每股純益(EPS)達2.43元、優於2023年的2.39元;公司擬配發2元現金股利,依昨(4)日收盤價42.5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達4.7%。
|
17 |
公司債陷空窗期 前二月僅566億 |
摘錄工商A9版 |
2025-02-24 |
公司債發行進入空窗期,今年前二個月年整體發行明顯萎縮,根據 櫃買中心統計,今年前二個月公司債合計僅56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660.5億元,年減達16.7%,且去年3月發行量達720.2億元,第一季 合計1,380.7億元,若今年3月還是只有300億元左右水準,第一季發 債量恐低於千億元。
今年前二月發債大咖全神隱,只有富邦金發債72億元。券商主管研 判,去年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累計降4碼(1碼為0.25個百 分點),但今年川普2.0啟動,市場預期關稅政策可能推升通膨疑慮 ,近期聯準會官員對降息態度保守,預估全年降息下修至僅2碼空間 ,且最快第二季才會再降息,不確定性升高,使得企業發債顯現相對 觀望。且近期利率有上行趨勢,成為降息年發債意願降溫主因,有些 企業研判國內債券利率有機會走低,不急於利率高點發債。
隨全球降息步伐放緩,企業發債轉趨保守,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前 二月公司債發行量縮小,1月指標公司債僅鴻海的92億元,可轉債有 325億元;2月發債大咖台電、中油均休兵,僅富邦金發72億元,整體 發債量更縮小至241億元。
券商主管分析,1、2月公司債籌碼減少,要等新財報出爐才能發新 債,但整體第一季新台幣資金相對浮濫,加上公債額度不夠、券源稀 少,近期不少新發公司債都算熱銷,普遍有超額認購跡象。
觀察鴻海1月發行十年券票面利率回升至2.05%,5年券也升至1.9 8%;富邦金2月發行的七年和十年新券利率均破2%。券商主管預期 ,企業發債成本確實已增加,其餘廠商發債可能還是先暫緩,至少上 半年都會先觀望市場利率走向,全年發行量預料繼續萎縮,但綠債發 行逆勢熱絡。
根據櫃買統計,綠色債券今年累計已有6檔發行、合計達230億元; 去年發行32檔、共1,161億元,其中如大咖台積電因滿手現金,且明 年獲利能見度高,短期內沒有發債計畫,且去年發行343億元全都是 綠債,今年預期還是以綠債為主軸,綠債總發行額有機會超越去年。
|
18 |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 油綠色轉型 加碼氫能布局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2-24 |
循環經濟、淨零碳排為石化產業重要轉型挑戰,中油加速AI科技、 創新高值及新能源應用布署,氫能建置更是焦點。中油董事長方振仁 表示,除在高雄楠梓打造台灣首座加氫示範站,預計第二季送主管機 關審查後營運,將配合交通部「氫燃料電池大客車示範運行計畫」服 務氫能巴士,也正評估台北接棒計畫,盼善用中油全台綿密加油站點 ,讓加油站經營轉型增添新契機,並紓解加氫站覓地困境。
此外,氫能供應分灰氫、藍氫、綠氫三階段。目前灰氫以天然氣重 組產氫技術(SMR)生產,成本較低,中油煉油廠也有SMR產氫工場, 作為油品加氫脫硫使用,將評估轉供國內氫能應用所需。
原油價格估平穩震盪
為實現加氫站達成現地產氫目標,中油已規劃建置天然氣重組產氫 技術(SMR)設備,將天然氣經蒸汽重組,再透過碳捕捉技術,把灰 氫變成藍氫,直接供應自家加氫站。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今年油價石化景氣看法?
答:預期Brent油價將隨中東地緣政治、美國總統川普對伊朗制裁 趨嚴及對大陸提高貿易關稅等發展,應與去年區間震盪相同,並偏向 疲弱走勢;中油年度預算油價為75.5美元/桶。目前多數石化產品價 格已脫離2023年谷底,但大陸經濟復甦仍顯緩慢,地緣衝突影響供應 鏈、各國增加貿易壁壘等下行壓力仍在,石化價格恐難以大幅上漲, 預計將保持平穩震盪走勢。
推動深層地熱場開發
問:淨零轉型推動進展?
答:目前有開發潔淨能源、生質燃料、負碳排技術及電池負極材料 鈦酸鋰(LTO)等計畫推進。除既有太陽能布建外,預計3月宜蘭土場 完成建置4MW地熱發電廠,也將陸續完成土場21及22號井鑽井工程, 及規劃土場19~22號井併入電廠之工程設計;宜蘭員山1號井預計6月 底鑽抵目標深度4千公尺,並續推示範電廠開發規劃。為擴大深層地 熱探勘,將於7月同步於三星、萬里及瑞穗等地區進行推動深層地熱 案場開發作業。永續航空燃油(SAF)預計第二季為國籍航空首次添 加,另目標年中前完成neat SAF摻配測試,以利煉廠共煉(co-proc essing)生產製程評估,擬定2026年第二季SAF自有生產供應。此外 ,電池負極材料鈦酸鋰(LTO)作為大型儲能系統或電動巴士電池材 料,年產千噸試量產工場已完成,預計6月底完成試車、投產營運。
投入氫氣三領域應用
問:氫能布局進展?
答:除既有生產製程可提供灰氫供應,藍氫發展關鍵在碳捕捉與封 存(CCS)技術,短期在苗栗鐵砧山規劃碳封存CCS試驗場域,長期朝 向深部鹽水層場域。
此外,中油也投入氫氣應用工業、運輸及發電等研究。工業專注碳 捕捉再利用(CCU)技術,利用捕捉CO2與氫氣反應生成低碳甲醇或化 學品,2023年已完成「二氧化碳捕捉與轉化低碳甲醇」試驗設施,隨 著先導試驗順利將再擴大規模。運輸交通載具於高雄建置加氫示範站 ,提供氫能巴士使用,將配合交通部推動擴大氫能載具所需之加氫站 增建。
目前綠氫仍需仰賴進口,需提早布局輸送氫能基礎設備,能源署已 委託日本川崎重工,以高雄洲際三期為潛力場址,設置液氫接收站可 行性評估。針對既有天然氣管線混氫輸送可能性,中油與量測中心合 作進行管線混氫注入方式與均勻度研究,也和成大合作檢測不同比例 混氫燃燒對爐具影響特性。發電部分,綠能科技研究所正開發SOFC氫 燃料電池之重組器技術,將天然氣轉換為氫氣供SOFC發電,同步建立 高溫(SOFC)與低溫(PEMFC)燃料電池分散式發電驗證場域,提升 重組器產氫效率供電池發電。SOFC進料多樣性,具各種氫氣作為進料 發電之潛在應用。
|
19 |
中油爭取合理政策吸收 減緩虧損壓力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2-24 |
中油受制油氣政策吸收,營運連五年虧損,累計虧損包袱已達691 億元,逾半個股本,淨值更從2020年2941億元,縮水為2024年843億 元。在天然氣等政策任務投資持續,加上石化、油價延續趨緩發展下 ,財務結構危機引發關注。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表示,去年政策性吸收736.65億元,年底付息負 債約7,300億元,預估今年利息費用143億元。今年預算雖為營收1.2 1兆元,稅後盈餘63.5億元,但若油氣吸收政策持續大幅偏離市場合 理狀態,恐仍難逃虧損窘境。
為此,中油正陳報主管機關自2026年起增資請求,改善93%高負債 比之財務結構,惟營運虧損壓力仍需開源、撙節費用,積極爭取合理 反映油氣成本,包括對汽柴油、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現行價格機制提 出排除亞洲鄰國政策補貼因素等調整修正,盼獲部會補貼,舒緩沉重 負債、虧損壓力。
方振仁指出,近年積極執行增加多邊貿易、提升多角化毛利與產銷 效益、活化土地資產、提高轉投資效益,及工場節流、費用節約等方 案,2022~2023年較預算數增加效益約150億元,去年增加效益約53 億元。另,全面審視投資計畫,或將部分項目延後推動,降低資金支 出壓力。
不過,中油2020年~2024年天然氣政策性吸收4,063億元,油品及 液化石油氣政策性吸收1,515億元,爭取合理調整,適時反映進口成 本,是減緩虧損惡化之關鍵。
方振仁說,亞鄰國家為平抑油價漲幅,採取補貼及降稅等政策,導 致稅前批售價偏低。中油已向經濟部建議「汽、柴油浮動油價機制」 調整方案維持「亞鄰最低價」及「油價平穩措施」,但應排除其他國 家政府補貼因素。
天然氣除伺機反映部分發電、工業氣價吸收成本;桶裝瓦斯、液化 石油氣更多年凍漲,實需檢討現有作法。
|
20 |
中油高值、煉化轉型升級 蓄勢待發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2-24 |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表示,因應美中龐大石化新產威脅,中油除推展 雙環戊二烯(DCPD)、電池材料等高值項目外,更擬定啟動煉化轉型 產業升級投資計畫,預計年產規模100萬噸乙烯,投資約1,062億元, 藉新製程、新應用,穩定供應石化基本原料,並與下游業者評估共同 投入高值化或特用化學品項目之可行性,強化減排、循環經濟、高值 之升級能量。
中油推動高值化項目包含雙環戊二烯(DCPD)及軟碳材料、鈦酸鋰 (LTO)。其中,DCPD應用於5G高頻基板、風電葉片及光學鏡片之樹 脂材料(黏著劑)及p-DCPD工程塑膠等,可支援半導體產業所需關鍵 材料。
為提升自有原料(裂解汽油)附加價值,中油規劃年產8噸純度> 95%DCPD試量產工場,藉小型試量產工場經驗累積,規劃與潛在下游 廠商洽談,確認品質性能及市場需求,評估商業化可行性。
方振仁指出,軟碳材料可作為電動(機)車與小型儲能系統之負極 材料。除規劃高值化園區興建千噸級示範級軟碳工場,更於去年9月 推動台南市電池實證計畫,運用研發先進軟碳材料導入國產電動機車 電池,搭配快充型換電系統,提供換電服務;換電系統通過CNS認證 並取得BSMI證書,已於台南市建置22站。
合作夥伴三陽正進行電動機車補助審查(需3-6個月),最快第一 季通過;審查通過後機車才能生產,中油換電服務配合上市同步上線 。
新四輕經行政院有條件同意,要求與高雄市政府就排碳量達成共識 。高雄市政府要求林園石化廠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能較基準年(2 005年)減少20%。
方振仁說,新四輕將優先引進製程節能設計,降低工場操作能耗; 裂解爐混燒自產氫氣,降低範疇一碳排放量;工場使用綠電,降低範 疇二碳排放量,搭配林園廠製程節能改善及鍋爐碳捕捉等措施,逐年 降低林園石化廠碳排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