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台電續釋單 士電獲利戰新高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9-26 |
士電(1503)幾乎每月都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配電及電力級變壓 器訂單,年增逾10%,帶動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年增5.89%至245.9 4億元,部分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年。市場預期,2025年每季營運都 優於2024年同期,全年營收及獲利有望挑戰新高。
另,士電執行長暨總經理謝漢章70歲屆齡退休,未來採共同總經理 ,原重電事業群總經理郭約瑟升任共同總經理,負責重電及電裝事業 群、幕僚單位與外部事項;原執行副總經理程相智升任總經理,負責 機器及自動化事業群,從10月1日生效。
士電日前法說會預告,未來發展藍圖以儲能(統包、維運)、數位 監控(時間電價、代操)、AI布局(資料中心電力系統建置)、充電 應用(EV、充電樁及運營商)、強韌電網(輸配電設施)、風能(設 備、EPC陸上及海上變電站)及光能(統包及維運)六大領域。
士電表示,布局錶後儲能系統,取得10個案子總計建置容量80MWH 訂單,預計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完成,明年可爭取300MWH訂單。未來 二至三年,錶後儲能可為重電事業創造營收。士電董事會通過與轉投 資泓德能源,攜手進軍澳洲儲能市場。
士電變壓器需求有三面向:1.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汰舊換新,預計 未來5~10年推升大型與重型變壓器需求;2.高科技與半導體業對變 壓器需求,士電市占率70%,隨半導體與AI產業擴張,需求穩健成長 ;3.美國是士電最大海外市場,也銷加拿大及日本等市場,外銷占重 電事業營收比重約15%。
士電在新竹新豐興建第三座大型變壓器廠正式量產,生產500KV超 高壓電力電壓器為主,三座工廠年產能可增30%,第四座變壓器原規 畫生產161KV變壓器,配合外銷美國修正為生產230KV變壓器,預計第 四季定案,希望2026年底完工,屆時四座工廠年產能比目前增加50% 。
|
2 |
建商新面孔加入搶標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9-23 |
公辦都更案愈來愈搶手,不僅熟面孔建商搶標,近來也出現不少新面孔,像是愛山林、達麗、興富發等積極搶攻公辦都更案,成為各家指標建商營運策略的重要選項之一。
專家指,如今建商取得融資銀彈不易,加上公辦都更案時間長,可撐過一個景氣循環,吸引建商在景氣低谷時投入公辦都更案來長線布局。
觀察今年建商取得公辦都更案,過去沒參與過公辦都更案的愛山林建設,今年與宏匯集團合組公司,積極拿下三大案,包括南港台電CR1都更案、中正紀念堂站聯開案及新北十四張聯開案,達麗建設拿下高雄左營眷村案、屏東火車站都更案等,興富發則是拿下新北市規模最大的眷村「台貿一城」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現今不只是民眾申辦房貸的難度較早前提高,建商要取得融資銀彈也不容易,尤其是購地貸款不但成數低,須保留一成動工款,還被要求應於18個月內開工,使建商購地趨於保守,推案也難以大展拳腳。但若是透過參與公辦都更的途徑來推案,則可省去許多麻煩。
陳定中指出,建商參與公辦都更的相關融資,不受天條水位影響,且公辦都更的融資沒有限期開工的拘束,對建商而言,資金調度及推案規劃都具有更大彈性,也成為建商在房地產景氣相對薄弱時的耕耘重點。
|
3 |
冠德奪高雄車站公辦都更案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9-23 |
冠德建設再奪大型公辦都更案。冠德昨(22)日公告,獲選為「高雄車站專用區四、五及商四公辦都更案」最優申請人,該案為高雄車站站前第一環圈重大更新計畫,預估總投資規模逾95億元,預計2034年完工。
冠德建設為公辦都更案常客,除了此次拿下標案外,手上還握有台北市中正區行二行三案、台電南港案、信義兒福B2案、板橋官邸案等,另,在捷運聯開案也有所著墨,包括秀朗橋案、G05案、G9-1案、Y16案等。
冠德建設董事長馬志綱表示,集團相當看好高雄發展,與日本森大廈都市企劃株式會社合作,借鏡「虎之門之丘」複合式開發經驗,打造車站成為不分平、假日都「有人生活、有人造訪」的城市空間。
三塊基地規劃興建2.9萬坪量體,2棟為地上22~26層、地下6層住辦及商業大樓,1棟為地上31層、地下6層的住宅大樓,除了車專四、車專五加碼取得鑽石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二級低碳建築及美國LEED 黃金級認證外,且承諾額外提供7,500萬元建置立體連通天橋串聯至高雄車站3樓天棚。
另,該案納入冠德集團既有之「天使基金5,000萬」計畫 ,扶植在地新創產業,並結合所取得之高雄車站下沉式廣場經營權,共同打造主題性吉祥物(品牌)、套裝行程,定期舉辦活動,形塑具現代機能與永續設計的經貿都心。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高雄新車站廣場天棚在去年12月28日啟用,行政院長卓榮泰、交通部長陳世凱宣布高鐵南延採「高雄方案」,市長陳其邁正式宣告啟動「高雄車站周邊大都更計畫」,市府與臺鐵合作推動火車站附近土地使用,利用國、公有土地來進行開發,以公帶動私人投資,型塑高雄車站成長關鍵核心區域。
該案區位優勢極佳,朝北串接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南向緊連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鏈結S廊帶發展核心。
|
4 |
中興電再奪台電大單 |
摘錄經濟C1版 |
2025-09-22 |
興達電廠更新計畫,中興電奪大單。中興電(1513)大咬國內電廠更新計畫商機,近期再奪下興達電廠345kV GIS訂單,總金額11.27億元。此外,中興電9月也拿下17.8億元的161kV及345kV GIS訂單。
中興電僅9月間就囊括上述兩筆訂單,合計逾29億元,成為台灣重電廠中,大啖台電訂單的最大贏家。業內指出,後續台電旗下電廠更新標案持續開出,預期中興電有望連續奪單。
興達電廠是台灣第三大發電廠,台電積極進行燃氣機組的更新改建計畫,持續釋出訂單。興達電廠近期爆炸案尤其受全國矚目,與此同時,台電釋出興達電廠更新改建計畫中345kV GIS招標項目,由中興電拿下。
台電除了先前推出的強韌電網計畫外,另外釋出「22項能源開發計畫」,今年起算的未來十年,匡列7,889億元,將成為國內各大重電廠下一波訂單成長動能之一,中興電也積極搶單。
若單看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約401億元,訂單能見度達三年;由於中興電為國內唯一通過台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GIS)認證廠商,只要是GIS相關訂單,幾乎是中興電「通包」。
台電興達電廠近期積極更新相關設備,中興電9月以來,拿下總金額約11.27億元的「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南開關場龍崎一路及路北白線345kV GIS更新及附屬監視設備採購帶安裝案」訂單。另,也拿下多筆161kV及345kV氣體絕緣開關設備訂單,總金額約17.8億元。
產能方面,中興電已完成嘉義廠房改建工程,並在林口廠區增設了1,880坪的倉儲空間,預計今年整體產能將提升20%,2026年則將透過導入自動化焊接產線和AI報價系統,來提高生產效率,預估產能可再提升15%到20%。
法人分析,中興電在GIS設備上具有相對優勢,且與台電合作關係穩固,看好台電拉貨遞延情形自第2季起改善,第4季拉貨動能轉強,全年營運有望持續繳出佳績。
至於氫能業務,中興電與弘鉅汽車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大客車,目前業務已拓展至美國、印度與大陸市場,預計今年達損平。
|
5 |
民生電價漲3.12% 產業電價凍漲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9-20 |
經濟部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到電價仍未能反映成本,且 台電面臨鉅額虧損的情況,電價須適度反映,因此做出產業電價凍漲 、民生電價上調決定。民生電價平均調漲3.12%、每度2.89元;整體 而言,電價平均微調0.71%,對全年CPI影響約0.0133個百分點。
據經濟部說明,本次電價調整後,一般四口之家用電約700度,每 度調整0.1元,平均每月電費最多增加70元,小商店每月電費最多增 加70元。另外也搭配配套措施,農漁、學校(幼兒園至大學)、社福 團體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電價不調整。
經濟部進一步說明,產業電價已足額反映成本,民生電價則長期低 於供電成本,因此審議會決議,產業電價不調整,維持原先照顧產業 等相關措施;民生電價微調各級距單價,促使民生電價適度合理化。
審議會認為,民生電價前三段級距電價長期低於供電成本,調整後 ,住宅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701至1,000度每度調漲0.2元、10 01度以上每度調漲0.4元;小商家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701度以 上不調整,以減少物價波動。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強調,本次共識是僅作微幅調整,在此共識下將 構築電價各級距更好、更健全的發展,往合理的成本靠近,亦不影響 民生基本所需對國民的負擔。
本次民生用電微調,將為台電未來三個月挹注15億元。台電表示, 2022至2024年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漲,為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先由 台電吸收部分國際燃料成本漲勢,台電也調整採購策略及加強開源節 流降低成本,但售電價格仍低於供電成本。
近期國際燃料價格雖下跌,至今年7月底累積虧損仍高達4,179億元 ,且上次電價審議會決議電價凍漲,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 台電預算,但相關預算未獲立院通過,台電財務狀況仍十分嚴峻,影 響穩定經營。
經濟部也說,民生電價經調漲後,平均每度2.89元,和鄰國相較仍 低;韓國2024年民生電價平均每度3.96元,新加坡2025年第三季民生 電價平均每度6.8元,日本2024年民生電價平均每度7.73元。
|
6 |
經部:小商家每月增70元費用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20 |
這次電價調漲終於輪到民生電價。10月民生(住宅及小商家)電價平均調3.12%,其中91萬小商家平均僅調0.96%,最多每月電費只增加70元,推估全年推升物價約0.053個百分點;住宅平均電價調漲後每度為2.89元,仍低於南韓3.96元。
過去電價調整偏重工業電價,主要是擔憂調漲民生電價影響範圍家家戶戶及物價。但因工業電價現平均每度4.27元,已經超過台電平均售電成本,因此不得不將調漲對象轉向民生電價。惟,經濟部這次調整民生電價,仍小心翼翼,僅採「微調」模式。
其中小商家部分,用電700度以下的兩個級距,每度僅調漲0.1元;700度以上都不調整。換言之,小店家每月最多只增加70元電費,主要是避免對物價影響。台電副總蔡志孟表示,這波電價調整,直接加上間接影響,全年推升物價上升0.053個百分點。但今年只剩三個月,今年對物價影響縮小至0.0133個百分點。
在住宅電價部分,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住宅平均電價調漲後每度為2.89元,仍低於南韓3.96元、新加坡6.8元、日本7.73元。
|
7 |
住宅電價漲4.3% |
摘錄經濟A1版 |
2025-09-20 |
經濟部昨(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10月起「微調」民生電價,產業電價則凍漲。為使民生電價適度合理化,自10月起微調各級距單價,其中住宅電價平均調漲4.3%,小商家平均調幅0.96%,總計民生電價(住宅+小商家)平均上漲3.12%。
整體來看,這波電價(民生+產業)平均調幅0.71%。以四口之家用電估算,每月將因此增加70元電費。
經濟部表示,民生電價是採用累進電價,前三段級距電價長期低於供電成本,為反映成本及節約用電,決議微調各級距單價。這波電價調整將有1,360萬住宅用戶、91萬小商家都會受影響。
其中,住宅電價有六個級距,700度以下有四個級距,審議會決議每度電價皆調漲0.1元;701至1,000度級距則每度調漲0.2元、1,001度以上級距每度調漲0.4元。小商家電價則有五個級距,700度以下共有兩個級距,每度皆調漲0.1元,惟701度以上不調整,以減少物價波動。
經濟部常次賴建信表示,本次調整民生用電,主要因為民生電價長期偏離成本,例如住宅用電第一個級距120度以下,每度僅1.68元,不到台電今年1到7月平均售電成本3.80元的一半。第二個級距121至330度,每度電價僅2.45元,不及目前台電住宅平均電價每度2.77元,因此有必要適度調整民生電價,但同時為避免影響過大,採最小的調幅調整。
台電表示,10月這波電價調整後,住宅電價平均由每度2.77元,提高至每度2.89元,調幅4.3%。小商家平均電價由每度4.03元調升為4.07元,調幅0.96%。
整體平均電價,由每度3.7556元調高至3.7823元,因產業電價凍漲,這波電價整體平均調幅僅0.71%。台電估計,這波電價調漲,可挹注台電一年64億元電費收入。惟今年只剩三個月時間,今年預估只增加15億元。
在昨日電價費率審議會中,台電報告現行電價成本,成本加上合理利潤在內,建議電價應調升6.45%。賴建信表示,審議會委員衡酌台電財務情形,電價仍須適度反映成本,在綜合考量關稅衝擊、民眾負擔能力及健全電價結構等因素,以影響最低的方式調整電價,由於產業電價已足額反映成本,因此決議產業電價不調整。
|
8 |
政策轉折 10月電價要漲了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9 |
經濟部今(19)日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10月電價,原外界預期電價可望凍漲,但昨日傳出轉折,經濟部爭取合理反映住商電價,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每月新增電費壓在百元以內,約有1,400萬戶住宅、小商家都會受影響,平均調幅控制在3%以內。
至於產業電價在連四漲後,經濟部原則上不會調整。至於過去以來因景氣欠佳而凍漲或減半調漲的產業,是否回復正常電價,經濟部則尊重審議委員決定。
根據台電財報,台電今年自4月以來已由虧轉盈,截至今年前七月累計稅前盈餘41億元,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預告台電全年有望打平。但台電截至2024底仍累虧4,229億元,政府近二年三度編1,000億元預算撥補台電,均遭到立法院封殺,因此,台電爭取微調民生電價,並且減少虧損。
依台電財報,今年前七月平均每度發電成本為3.7989元,但目前台灣住宅電價平均每度2.77元,台灣工業電價是4.27元。
台電認為,住宅六段電價更是乖離設計精神,希望早期被凍漲的第一段(用電120度以下)、第二段(用電121度至330度)微調;另外,小商家的五段電價,第一段(用電0至330度)非夏月電價2.18元也是低於成本,也要微調。
不過因只要調整民生及住宅第一段、第二段,幾乎所有用戶都會受影響,為顧及民生,經濟部內部提出「月用700度以下用戶,每月電費增加不超過100元、整體調幅壓在3%之內」原則,讓審議委員點頭並討論調整哪些級距電價。目前住宅電價六段約有1,340萬戶、小商家則是91萬戶,都會受到電價調漲影響。
經濟部意外擬調整電價,預計商總應會有不同意見,預料今日審議會將多有討論爭辯。初估整體平均漲幅不會超過3%,對台電全年財務挹注60億元內。
產業用電先前已連漲四次,平均工業電價已經超出台電成本,七大工商團體喊話「不可漲電價」,原則上產業電價將會凍漲,先前受疫情衝擊產業電價緩漲部分,台電盼恢復正常電價。惟今年上半年受關稅影響拉貨潮,用電數據有失真,加上部分傳產訂單真的受到關稅衝擊,因此經濟部不堅持非要恢復電價,交由審議委員決定。
|
9 |
台電:夜尖峰備轉率可保6%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9 |
興達電廠、林口電廠共三部發電機組近日陸續遭逢意外或故障,影響供電,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昨(18)日表示,將持續督促台電精進,下周也將召開電力可靠度審議會;台電表示,透過靈活調度,有信心確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在6%以上。
賴建信表示,電力可靠度審議會是為確保調度與電力供需各種狀況,為常態性召開,針對重大事故去做補強與管控。
昨日上午備轉容量率約6%,燈號亮出黃燈,而到下午4時,備轉容量率一度低到約4.9%亮橘燈,但隨即因用電量驟降,至傍晚未再出現「險況」。
針對興達電廠事件,賴建信表示,台電已完成檢討報告,將提交高雄市政府。林口1號機組已緊急搶修,下周可歸隊。他強調,台電努力調度,現在所有機組尚未全開,儲能有餘裕。
賴建信表示,維持備轉容量應急,在過去一周相關事件中發揮效果,備轉容量會維持6%。
台電副總經理吳進忠說,近期調度會配合儲能系統還有緊急備用機組,還有需量反應、虛擬電廠等,有信心確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在6%以上。
|
10 |
宇研複合無人載具系統亮相 |
摘錄經濟A 16 |
2025-09-18 |
專業無人載具整機及關鍵模組開發商宇研共創科技,在國防航太展展示豐富多元產品線,並攜手昇佳電子、連騰科技、阿比特電子科技等策略夥伴,共同呈現從核心晶片到終端應用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展現台灣無人載具產業鏈「價值共創」的堅實實力。
宇研秉持與夥伴共創價值信念,運用系統整合、無人載具穩定性、高酬載與低耗能等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宇研具備從概念設計、虛實整合模擬驗證、雛型品製作到小批量生產的完整能力,確保產品從研發到落地的高效與品質。
此次展出多款涵蓋不同應用場景創新產品,包括「槍射式可折疊定翼無人機」:國內首創設計,突破傳統無人機部署限制,具備快速反應能力;「性能優異的穿越機、穩定性極高的定翼機」:該兩款產品分別對應國防部甲式與丁式無人機的需求,展現宇研在國防應用領域的技術深度。
此外,還有「遠洋漁船用無人機魚群搜尋系統」:專為漁業設計的定旋翼機,協助提升漁獲效率;「性價比極高的訓練機」:適合新進人員操作,加速無人機人才培育。
除硬體載具,宇研亦展出自主研發「AI飛行控制器」,其能進行精準飛行動態控制,更內建邊緣運算能力,賦予無人機自主判斷與決策能力,讓無人機不再只是遙控工具,而是能獨立執行任務的智慧夥伴。
為解決產業痛點,還開發多項複合式無人載具系統,量身打造高效、可靠的智慧化解決方案。現場將分享校園無人送餐車、港灣巡檢無人機暨無人車複合載具系統、台電高壓電塔巡檢無人機等成功案例。
宇研共創科技期透過展覽,展現台灣無人載具產業的完整生態鏈,並尋求更多合作機會,共同開創無人載具應用新市場。
|
11 |
益捷 打造國產無人機完整供應鏈 |
摘錄經濟D3版 |
2025-09-18 |
益捷科技成立於2021年,結合來自漢翔與中科院航空所航太專家的專業知識,除針對特定市場需求,打造國產化、中高載重、多功能的商用無人機平台,並代理歐美軍用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防彈護具與隱身衣等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為整合無人機產業資源,益捷引入安集、欽揚、台灣彩光等新股東,並與馬達、電子調速器、槳葉、槳夾、電池、鏡頭、機架、CNC加工件、碳纖板材、圓管等廠商合作,快速建立國產無人機完整供應鏈。
鑑於小型無人機是紅海市場,軍用無人機則屬高端技術與高研發成本,益捷將市場定位於中大型民用無人機,第一個產品是根據台電清洗礙子基本要求而設計的油電混合動力的EJ6-60與EJ6-60-1,這也是國內首架申請150公斤級距特種實體認證的遙控無人多旋翼機。同時,鋰電池性能發展成熟,益捷另推出純電EJ8-50、EJ8-70、EJ8-90等機種,應用於農噴、清潔、巡檢、消防、物流等用途。
除自主研發中大型民用無人機,益捷也是美國前沿自主公司(Edge Autonomy)在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獨家授權代理商。益捷表示,前沿自主公司的無人機產品完整,包括VXE潛行者系列無人機系統、企鵝系列無人機系統、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光學和雲台、地面系統與軟體和人工智慧,產品線極為完整。
企鵝系列無人機系統是一款統包情監偵的解決方案,具有可配置的開放式架構,模組化產品系列可作為裸機機身或全整合系統出售,遠程性能能力是與競爭對手的主要區別,模組化、即插即用的設計可與客戶選擇的酬載相容,不受ITAR約束的特性使得企鵝成為國際客戶的首選平台,已出售150架至烏克蘭,並與法國賽峰集團合作,支援法國國防部。
另該公司也代理英國Aerovel公司Flexrotor無人機、Ascent Aerosystems公司的Spirit與NX30無人機、Diodon公司的HP30無人機、美國Safesky Systems公司的都市叢林無人機遊隼(BMR2)、高速萬用無人機變翼蜻蜓(VTRX)與紅藍對抗機哨兵(Sentinel)等產品。
另反無人機部分,益捷代理以色列Elbit公司的ReDrone反無人機系統、美國IXI電戰公司的Music On反無人機系統及淨空干擾槍。隱身裝備則有英國CAD Wing公司ATMIS Basha隱身布、美國Holplite Armor LTC公司的防彈板。
益捷科技的服務領域包括客製化、訓練、農噴、清洗高壓電塔礙子、消防、快遞、災區調查與山區救災、農村地區的農作物處理和作業、輸電線路勘測、安全監控、高端檢測與教育。
|
12 |
安全核電...能源韌性解方 |
摘錄經濟A6版 |
2025-09-18 |
三三會昨(17)日召開9月例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電力吃緊,而台電因錯誤的政策導致虧損而要全民埋單(漲價),他呼籲,台灣應發展新一代「安全的核電」並加快儲能與智慧電網建置,才是強化能源韌性的解方。
三三會昨日例會邀請清華大學原科院院長葉宗洸就「能源轉型與新核能科技」進行專題演講。林伯豐在會前受訪時,針對9月電價可能凍漲的議題說明,台電連年虧損,讓國內電價不得不調漲,但問題來自於能源政策的錯誤。他強調,「不應該把錯誤轉嫁到民間企業」,若將責任轉嫁企業,企業被迫遷廠或外移,國家經濟命脈將受到嚴重衝擊。
林伯豐隨後在致詞時表示,台灣電力供應有三大風險,包括:一、進口依賴度高,台灣面臨缺電危機;二、天然氣接收站建設延宕,危及環境生態;三、天然氣極易燃,要防止造成災變。
他表示,台灣應持續發展核電,用新一代安全的核能技術,並應加快儲能與智慧電網技術的發展,才能確保能源安全。
|
13 |
台電機組故障 夜間供電警戒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8 |
繼興達電廠新1號機受火災波及、林口2號機故障後,林口1號機又破管停機檢修,三部發電機組故障減少290萬瓩、占8%電力供應。昨(17)日進入夜尖峰,備轉容量率一度掉到4%以下,燈號亮出供電警戒的橘燈。隨著入夜後用電量下降,備轉容量率回升至6%以上。
因應機組接連故障,台電昨日中午示警,夜尖峰備轉容量率恐難保6%。昨晚為確保夜尖峰供電,包括興達1-4號燃煤機組、林口5號燃氣機組、核二、核三輕油機組、抽蓄機組全出動了,此外啟動需量反應,力求夜間穩定供電。
台電表示,台電林口電廠1號機於16日因破管停機檢修,預計9月21日完成修復,22日重新併聯發電。此外,因發電機勵磁設備故障的林口2號機則請原廠技師協助修復中。至於受到興達電廠火災波及而停機的興達新1號機,現還在檢查中,最快9月底才會向高雄市申請運轉。台電表示,林口1號機、2號機故障停機,加上配合火災事故停機安檢的興達新1號機,總計影響供電能力290萬瓩,昨日出現供電緊張情勢。
只要發電機組未回歸併網供電,近日恐都出現夜尖峰供電緊張情勢。昨日上午備轉容量率掉到9.06%,供電亮出「吃緊」黃燈;隨著太陽下山,供電更亮出橘燈,代表備轉容量率低於6%,呈供電警戒狀態。
台電表示,北部連日高溫導致用電量高,南部午後短暫雷陣雨影響光電出力,又遭遇發電機組故障事故,對於夜尖峰備轉容量率要維持6%有一定挑戰與困難。台電啟動備用機組,搭配抽蓄水力、輔助服務、需量反應等多元電力供需措施,持續努力維持供電。
|
14 |
林口雙機停擺 夜尖峰供電拉警報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9-18 |
供電再拉警報。林口電廠1號機16日發生破管狀況,停機檢修,加 上林口2號機故障、興達電廠新1號機火災事故都停機,台電表示,造 成供電缺口290萬瓩。17日夜尖峰時段,全台供電亮起「供電警戒」 的「橘燈」,維持6%有一定挑戰與困難。
台電說明,林口電廠1號機16日因破管停機檢修,預計9月21日完成 修復,22日重新併聯發電。另外,日前因發電機勵磁設備故障的林口 2號機,請原廠技師協助修復中。林口1號機、2號機故障停機,加上 配合火災事故停機安檢的興達新1號機,總計影響供電能力290萬瓩。
根據台電的說法,北部連日高溫導致用電量高,南部午後短暫雷陣 雨影響光電出力,又遭遇發電機組故障事故,初估17晚間夜尖峰備轉 容量率「維持6%有一定挑戰與困難」。為此,台電啟動備用機組, 搭配抽蓄水力、輔助服務、需量反應等多元電力供需措施,持續努力 維持供電。
據台電官網顯示,供電燈號自17日下午4時左右,即降至備轉容量 率6%以下的橙燈,晚間6點即時電力資訊儀表板指針更低,備轉容量 率約4.5%。與此同時,興達燃煤3號、4號機組皆作為備用機組啟動 ,抽蓄水力大觀、明潭亦全面啟動。
配合「綠電先行」政策,太陽光電白天供電時,優先於非再生能源 供電,這也造成過去供電容易緊張的「日尖峰」時間,亦即正午到下 午最熱的上班時間,已鮮少有電力緊繃問題。
據台電資料,隨著再生能源逐漸併網,太陽光電及風電具有間歇發 電的特性,對電網穩定與電力調度是一大挑戰,最顯著的就是扣除太 陽光電後的「淨負載」形成「鴨子曲線」,即系統出現傍晚4時至8時 的第二尖峰;當下班時間,尤其夏季時,民眾回到家打開空調、電視 、廚房電器,負載再度攀升,這段時間稱為「夜尖峰」。
|
15 |
賢昇邀德專家訪台電 交流量子運算 |
摘錄經濟C1版 |
2025-09-17 |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持續上升,如何兼顧效率與永續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賢昇科技特別邀請德國QUDORA公司量子電腦專家來台,日前拜訪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分享量子運算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成果,並獲得高度肯定。
德國QUDORA為歐洲領先的量子電腦研發公司,其離子阱量子電腦以「創紀錄的保真度」及「超長相干時間」聞名,展現全球頂尖的穩定度與運算精準度。該公司已於2023年成功交付50量子位元系統予德國航空航太中心(DLR),用於半導體及新材料開發,展現其技術成熟度與實際應用價值。
賢昇科技董事長蕭輔信表示,量子計算不僅能大幅提升人工智慧效能,還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對於能源調度與電網管理具有突破性的助益。此次交流,雙方特別探討了量子運算如何優化再生能源併網、提升電網穩定性,並結合AI模型進一步減少能源浪費。
QUDORA執行長Amado強調,量子運算將在未來10年成為能源與AI產業的關鍵推手,透過國際合作,有助台灣在智慧能源與先進運算領域奠定優勢。此次合作象徵賢昇科技持續推動跨國技術交流,為台灣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
|
16 |
今年綠電占比將達15%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7 |
經濟部長龔明鑫昨(16)日表示,今年再生能源占比可達15%,明年也會繼續提高比率;明年底要提升至20%「有很大挑戰」;外界關注核電重啟議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電已評估三座核電廠重啟條件,預計9月底、10月初將向經濟部提報告,並對外說明。
龔明鑫表示,經濟部仍會持續推動光電及風電,優先推動已完成選商的離岸風電3-1、3-2期,定期召開管考會議了解開發進度,協助降低開發成本,以儘速併網。龔明鑫並表態支持浮動式風電發展,但還在準備中。
針對能源轉型,他強調,再生能源發展方向不變,仍為重中之重,企業不僅需要電也要綠電,否則無法滿足RE100等承諾,但步調上會因應不同能源而有調整,例如光電部分,爭議小的屋頂型光電、以及素地光電可先推動。經濟部先前表示,預定2026年11月再生能源占比將達20%。
外界關切核電廠重啟進度,曾文生表示,依照現況,核三廠最有條件進入自我安檢,預計今年底、明年初確定原廠能否有足夠能量與台電進行核三安檢工作。
此外,興達電廠新2號機火災之後,波及新1號機停機檢查;林口2號機燃煤發電機組15日又發生故障,致夜尖峰供電更加緊張,龔明鑫表示,全力穩住夜尖峰6%以上備轉容量率,並相信台電專業調度。
|
17 |
全民權證/漢翔 挑價內外20% |
摘錄經濟C6版 |
2025-09-16 |
漢翔(2634)明年國防營收具有基本盤,且新五型無人機標案預期明年規模約135.8億元,漢翔作為組裝廠有望受惠。
國防部8月公布五款無人機徵求廠商,第一輪標案中,漢翔已經參與協助國內企業在生產製造方面;第二輪得標者也有跟漢翔洽談未來合作向國防部投標,此外也可能有產製相關合作;漢翔已經開發出無人機反制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認證,也配合客戶進行客製化服務,9月將在國防展展出。
漢翔今年5月取得台電鳳林花蓮靜態同步補償器新建工程,今年下半年可開始貢獻營收。
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20%、距到期日150天以上的認購權證入手。
|
18 |
台電穩供電 備用機組救援 |
摘錄經濟A6版 |
2025-09-16 |
高雄興達電廠發生爆炸意外後,全台用電吃緊的狀況雪上加霜,台電燃煤發電機組林口2號機昨(15)日又發生故障,發電量再少80萬瓩,等於少2%電力供給,台電機組全開,「能用都用了」,力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達6%以上。
台電預估興達新1號機回歸前,每天供電將持續呈警戒狀況。
因應夜間用電高峰,除了日間已啟動興達3號、4號燃煤機組外,昨晚台電水力、核二、核三輕燃油機組火力全開,並啟用需量反應,以確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達6%以上。
興達電廠新2號機日前測試時發生爆炸意外,波及興達電廠新1號機供電130萬瓩,占3%電力供給。台電表示,目前興達電廠新1、2號接受事故調查,且須待高雄市政府同意後,新1號機才能回歸供電,預計最快9月下旬之後、甚至更久。
昨日上午9時47分台電林口2號燃煤機組因發電機勵磁機系統異常,導致機組跳脫解聯,台電人員全力緊急搶修。發電量因此再減約80萬瓩,相當於2%電力供給,供電議題再次引發關注。
台電重新盤點電力供需狀況,白天因光電充沛,昨日中午時段太陽光電超過850萬瓩以上,備轉容量率維持綠燈。
|
19 |
機電四雄訂單滿手 外資回籠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9-15 |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AI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殷切,士電( 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等機電四雄 ,持續斬獲新訂單,訂單能見度都已達2028年,除本土法人看好,機 電四雄近期也重獲外資青睞。
士電8月合併營收28.57億元、年增12.64%,前八月合併營收245. 94億元、年增5.89%,改寫同期新高。士電指出,產業AI化及AI供應 鏈電力需求強勁、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加速汰舊換新變壓器等重電設備 ,推動士電營運表現。目前變壓器訂單年增逾10%,部分訂單能見度 已看到2028年。士電樂觀今年每季營運均可優於去年同期,全年營運 將優於去年。
中興電8月合併營收22.97億元、年增4.63%,前八月合併營收181 .71億元、年增9.77%,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美系外資看 好中興電氣體絕緣開關(GIS)居領導地位,與台電合作緊密,訂單 能見度佳,是最大受惠者,預估未來幾年,每年獲利兩位數成長,預 估2025~2027年EPS分別是8.3、10.1、11.6元。
亞力8月合併營收10.52億元、年增75.04%,主因是出貨給台電大 幅增長;前八月累計合併營收65.25億元、年增18.11%,改寫同期新 高。
亞力指出,亞力近期新接獲台電多所GIS及電驛訂單逾8億元,台鐵 智慧化變電所訂單近10億元、海內外半導體擴建新廠訂單超過20億元 ,電信公司、電子大廠AI及IDC機房訂單合計10億元以上,在手訂單 維持105億~110億元,其中台電占比至少40%、半導體業訂單25%~ 30%、智慧變電所等軌道工程20%,整體訂單年增10%~15%,訂單 能見度看到2028年。
華城8月合併營收17.03億元、年增7.32%,前八月合併營收144.3 4億元、年增28.03%,創同期新高。華城近年獲多州美國電力公司配 電及電力級變壓器訂單,去年第四季又新增德州星際之門計畫AI算力 中心20億元訂單,預計今年小量出貨,集中在明後年出貨,今年外銷 營收占比首度突破50%。
|
20 |
電價+基本工資 月底見真章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9-15 |
考量美對等關稅對產業衝擊變數仍多,9月下旬兩個委員會將召開 ,一決定10月電價走向,另一決定明年1月起基本工資動向,電價全 面凍漲有空間,基本工資傾向應會連十漲,外界估漲幅3%~4%,惟 對弱勢產業,經濟部和勞委會應會提出補貼配套。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預計9月下旬召開,10月電價凍漲有一定空 間,台電自5月以來,連三月營收盈餘,前7月出現小盈41億,8月也 應有盈餘150~200億元,只要國際燃料價格續走跌,全年損益兩平或 小盈有機會。
電價審議小組預計下周召開審議委員會。據悉,台電提出建議,現 行民生電價第一段120度以下每度1.68元,第二段330度以下也僅2.4 5元,遠低於20年前水準,也低於發電成本3.71元,建議反映合理結 構,小漲6%,過去凍漲或減半調漲產業用電盼回復原本水準,但並 未獲接受。
基本工資產業界也期待凍漲,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26日召開,勞團 爭取調幅4%以上,工商團體希望微調,外界預估漲幅%至4%間拉鋸 。倘勞資攻防激烈,月薪及時薪再度脫勾不無可能。
美國關稅衝擊及AI需求,高科技和傳產呈兩極化發展,黨政人士認 為,科技業下半年訂單約略佔全年55%,像iPhone 17新開賣,關稅 衝擊短期內不會反映在客觀數據上。目前全台已有4,863人減班休息 ,未來景氣不明,今年為勞資政學審議委員增添判斷的難度及變數。
據悉經濟部也會提出意見,認為上半年經濟成長是拉貨造成的假性 需求,下半年有可能會急凍,建議基本工資調幅影響中小微企業及傳 產,還有內需服務業,有必要審慎。
|